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稳发声、向未来,《葡萄糖激酶激活剂多格列艾汀药学专家共识》助力合理用药

创作时间:
2025-01-21 18:31:2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稳发声、向未来,《葡萄糖激酶激活剂多格列艾汀药学专家共识》助力合理用药

《葡萄糖激酶激活剂多格列艾汀药学专家共识》为GKA多格列艾汀在临床的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随着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新型药物不断涌现,为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2022年9月,中国1类新药葡萄糖激酶激活剂(GKA)——多格列艾汀获批,引起广泛关注。

“多格列艾汀上市后,无论是临床医生还是药学专家,都很关注它的作用机制、作用效果,期待着能够将其熟练应用于临床中。”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王玉霞教授说道,“不过,在《葡萄糖激酶激活剂多格列艾汀药学专家共识》(以下简称:《药学共识》)问世之前,临床尚未有一个科学、系统的药学指导规范,以便让更多医生深入解读GKA药物的作用机制,权衡利弊,确保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对此,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朱明辉教授表示:“药师团队也在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际行动,为2型糖尿病(T2DM)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老年药学专业委员会、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等权威机构引领,形成了《药学共识》,为临床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指导。”

新靶点、新机制,多格列艾汀领航中国糖尿病药物创新

在糖尿病治疗领域,尤其是针对T2DM的治疗,长期以来,专家学者们一直在寻找更为有效、安全的药物。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药研发取得了显著成果。其中,多格列艾汀作为全球首个且目前唯一获批的GKA,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和机制,为T2DM治疗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全球T2DM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

多格列艾汀之所以备受瞩目,是因为它的靶点新、机制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作用靶点的创新性:多格列艾汀针对的是葡萄糖激酶(GK)这一关键靶点。葡萄糖激酶在人体血糖调节通路中发挥着重要的“传感器”作用,当血糖偏高或偏低时,它可以感知这种变化并改变自身活性,协调一致促进血糖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多格列艾汀通过激活GK,作用于胰岛、肠道内分泌细胞以及肝脏等葡萄糖储存与输出器官,从而改善T2DM患者的血糖稳态失调。

  • 作用机制的新颖性:多格列艾汀不同于传统的降糖药物,不是通过刺激胰岛素分泌或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来降低血糖,而是通过修复GK的敏感性,从源头上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调节能力。具体来说,多格列艾汀能够适时分泌胰岛素、恢复早相分泌,提高肝糖原合成功能,促进肠道的肠促胰素分泌增加等,从而恢复血糖稳态自主调节。这种全新的作用机制使得多格列艾汀在降糖效果上更为显著,同时副作用也相对较少。

总的来说,多格列艾汀以其独特的靶点和机制,为T2DM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展现了在糖尿病治疗领域的巨大潜力。多格列艾汀的研发成功,也体现了中国在糖尿病药物创新方面的实力。多格列艾汀化合物专利在中国、欧美、日本等主要国家/地区获授权,获多项发明专利,代表着着我国药物创新步上新台阶。

应运而生,多格列艾汀《药学共识》重磅来袭

多格列艾汀在糖尿病治疗领域具有显著的创新性和潜力,然而,对于这一新型药物,医务工作者和患者可能对其作用机制、适应症、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存在认识上的不足或误解;临床对多格列艾汀的使用经验较少,尚缺乏对其启用时机、药物不良反应识别和应对措施等方面的临床指导意见。

基于此,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老年药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组织相关临床医学、药学和循证专家,基于循证证据和临床实践发布多格列艾汀《药学共识》,以期规范多格列艾汀的临床应用,提高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另外,随着糖尿病患病人数的不断增加和临床需求的日益增长,对于新型、有效的治疗药物的需求也日益迫切。多格列艾汀作为一种具有独特作用机制的药物,其研发和应用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因此,发布共识也是为了满足临床需求和推动糖尿病治疗领域的进步。

《药学共识》指出,多格列艾汀片属于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I类药物,即高溶解、高渗透性药物,其溶出具有pH依赖性。这一溶出特性使其能够在进入小肠后快速集中释放,并在吸收后同时递送到肠道、胰岛和肝脏靶器官,利于发挥一靶多点、对血糖协同调控的优势。

多格列艾汀较低的低血糖风险与其与GK结合的作用机制密切相关。GK存在3种构象,因葡萄糖水平不同而缓慢相互转化。当葡萄糖浓度较低时,GK不与葡萄糖结合,处于非活性超开放构象。随着葡萄糖水平升高,GK由超开放构象转为开放构象,进而转为活性闭合构象并与葡萄糖结合。多格列艾汀与GK的结合位点仅在活性开放/闭合构象时存在,使得多格列艾汀时发生低血糖的风险较小。

另外,多格列艾汀口服给药后吸收快速,T2DM患者每日2次口服给药,4天后达到血浆药动学稳态,其药代动力学数据也表明,多格列艾汀能够整体控制患者血糖,维持机体的血糖稳态,避免血糖突然下降造成的低血糖事件。

旁征博引,多格列艾汀药学专家共识概览

除了分析多格列艾汀的药物信息、作用机制以及药代动力学外,《药学共识》对其有效性、安全性、特殊人群用药、注意事项等也做出了九项全面、权威的推荐:

  • 推荐意见1:多格列艾汀单药治疗可显著降低T2DM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相较基线降幅>1%),有效降低餐后2h血糖(2h-PPG),且作用较为持久稳定。

  • 推荐意见2:二甲双胍联合多格列艾汀治疗二甲双胍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可改善HbA1c(相较基线降幅>1%)、空腹血糖(FPG)及2h-PPG等血糖指标。

  • 推荐意见3:多格列艾汀单药及联合二甲双胍治疗T2DM患者,整体安全性良好,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安慰剂类似。

  • 推荐意见4:不同程度肾功能不全(未进行透析)T2DM患者均可接受多格列艾汀治疗,且不推荐调整剂量。

  • 推荐意见5:轻度肝功能损害患者(Child-Pugh A级)可以使用多格列艾汀,不推荐调整剂量;中度和重度肝功能损害患者(Child-Pugh B-C级)不推荐使用。

  • 推荐意见6:老年患者(≤75岁)不推荐调整剂量。

  • 推荐意见7:患者如漏药,不推荐补服,下一剂正常服用。

  • 推荐意见8:多格列艾汀与二甲双胍、西格列汀和恩格列净等降糖药物合用无需调整剂量,与质子泵抑制剂(艾司奥美拉唑)合用时不推荐调整剂量。

  • 推荐意见9:多格列艾汀与CYP3A4诱导剂、CYP3A4强效或中效抑制剂合用应谨慎。

《药学共识》指出,未来需要就多格列艾汀在血糖稳态、改善β细胞功能、降糖治疗长期获益、合并其他慢性疾病的使用效果及安全性等方面开展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期待有更多多格列艾汀与多种降糖药物联合用药的实际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证据,为临床合理使用提供更全面的证据支持,以造福糖尿病患者。

小结

GKA药物多格列艾汀是一种新型作用机制的口服降糖药物,可改善糖尿病患者受损的GK功能和活性,重塑血糖稳态的自主调节。规范用药、合理治疗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和治疗效果的关键。在《药学共识》的引领下,相信临床医生和药师将能够更加科学、合理地使用GKA药物,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治疗方案。同时,期待新型药物能够推动T2DM治疗领域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专家简介

朱明辉

  •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 药剂科行政主任
  • 天津市药学会药学服务专业委员会委员
  • 天津市药学会临床药学分会委员
  •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临床内分泌用药评价分会委员
  • 天津市药理学会肿瘤药理委员会委员
  • 天津市药理学会呼吸病学专委会委员
  • 现代医院医疗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 从事医疗管理行政工作,参与制定多项院内及科室相关规章制度及流程,医疗质量管理、DRGS、医疗应急事件处理等。

专家简介

王玉霞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沈北门诊部 主任
  • 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教授 医学博士 硕士研究生导师
  • 中华医学会辽宁省糖尿病学会 委员
  • 辽宁省糖尿病医学营养防治学会妊娠糖尿病分会 副主任委员
  • 辽宁省糖尿病医学营养防治学会 委员
  • 辽宁省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甲状腺学组 组员
  • 辽宁省第五届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 成员
  • 沈阳市高级人才
  • 教育部学位论文评审专家

参考文献

[1]多格列艾汀片产品说明书

[2]发明专利:葡萄糖激酶激活剂的口服制剂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 CN201711342429.9授权公告号CN107854435B)

[3]Grewal AS, et al. Mini Rev Med Chem, 2014, 14(7): 585-602.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