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传君子之道:儒家理想人格的完整体系
易传君子之道:儒家理想人格的完整体系
《易传》作为儒家经典之一,其中蕴含的君子之道思想博大精深。本文从自强自立、道德修为、治国理政、民本意识和治理哲学五个方面,对《大象》中的53处"君子"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和总结,展现了《易传》中君子之道的丰富内涵。
孔子及学生所著《易传》应该是《周易》的重中之重,也是学习《周易》的重要抓手,其中的核心思想,集中体现在儒学的“君子之道”上。在《周易》的古经文和《易传》中,共有103处说到“君子”,其重要性可想而知。本文简括对《大象》中的53处“君子”作以概括和分类,来总结《周易》中关于“君子”的重要论述及其地位。首先把“君子之道”共分为五个方面:
一、自强自立、生生不息的奋斗精神
第一卦“乾”是儒家“君子之道”的核心和灵魂,强调君子要自强不息、独立无惧、持之以恒、不惜牺牲生命而追求心中的理想。表示奋斗精神的,还有第二十八卦“大过”,说“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第三十二卦“恒 ”说“君子以立不易方”和第37卦“家人 ”、第47卦“困〞等。
二、以德为先、强化修为的道德操守
道德修为是儒家思想的又一重要体现,第二卦“坤”是其核心思想。另有十三卦阐述以德为先,而且经常修为,做到不可荣以禄。如第二十六卦“大畜”强调“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第三十一卦“咸”说“君子以反身修德”等。
三、心怀天下、安邦治国的责任担当
《大象》中所阐述的君子之道,还有管理国家,治理天下的责任担当,还要体现在本领、能力、水平上。在这方面,强调君子要经纶社会、自信果敢、把握规律、明辨是非、提振民心、维护治安、善用刑罚等,有十四卦之多。如第三卦“屯”说“君子以经纶”、第十卦“履”说“君子以辨上下,安民志”等。
四、以民为本、大众为基的民本意识
《大象》在涉及君子的词条里,有多处涉民的表述,如“宽民”“保民”“庶政”“畜众”“莅众”“及下”等,充分反映了儒家的民本意识和追求政治清明的愿望,共列出五卦。第七卦“师”有“君子以容民畜众”、第十九卦“临”有“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等。
五、讲求方法、阴阳调和的治理哲学
说到周易的博大精深,其中富有的哲学思想和辩证思维是先哲留给后世的宝贵哲学遗产。而在易传中所体现的四季交替、阴阳调和、天人合一、保和太和思想,不是空洞的,不是虚无的,而是富有社会性的,是和社会的治理、民众的管理、工作的方法、天下的太平等等相关联的。这方面所谈及的君子做事谋始、顺应天时、解决矛盾、目光远大、居安思危、辨物居方,以及原则性和灵活性问题、顺应自然和积极有为问题、德治和法治并重问题,都充满了治理社会当中的讲求方法和哲学智慧,有十四卦之多。如第六卦“讼”强调“君子做事谋始”,第三十三卦“遁”说“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还有“君子以同而异”“君子以慎辨物居方”等。
学习和领悟君子之道以加深儒学修养,还应该重点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1.儒家“君子之道”的核心内容在《象传》中。
这个“象”,就是昭示人们要“借天象来说人事”。“象”即现象、形象、表象,在《象传》的阐述中,既有形象表述,也有抽象的判断,还有假(借)象演意,通过“象”来感悟天道地德,实现情景交融、天人合一之意,达到“推天道,悟人事”的目的。如果简要概括,《周易》的本质要义,可以为四句话:借天道以论述政治;借四时以阐释社会;借山川以昭示思想;借风雷以启发道德。
2.孔子和儒家思想在《周易》“君子之道”中得以丰富和发展。
《周易》的完成,是“三级跳”的历史成果,第一跳是上古时代伏羲“远取诸物,始作八卦”(号称“先天八卦”);第二跳是商末周初,“文王拘而演周易”,以蓍草推演创立了“后天八卦”,即阴阳依存规律的“六十四卦”;第三跳是到了四百年以后的孔子,他研读《易经》,“韦编三绝”,还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在晚年与弟子们著《易传》十篇(又称《十翼》),对《易经》进行了全面的阐述,使《周易》大放异彩,成为中华文化的经典,被奉为“六经”之首。孔子和弟子们的“君子之道”,使儒家的“仁爱”思想在周易当中树起光辉的旗帜。
3.在《周易》的正义性、人民性和社会性当中去领悟“君子之道”。
在春秋鬼神迷信颇为盛行的时代,孔子保持了较清醒的头脑,认为不得罪于鬼神,“无鬼神弗罚焉”,而教育学生“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论语・学而》)。历史上对易经的研究连绵不断,关于易经的著述汗牛充栋,而孔子对《周易》的阐释则是首次重大丰富和发展,其中通过“君子之道”对《周易》正义性、人民性.和社会性方面的贡献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易经》和《易传》两个部分,组成了周易的整体,有了文王和孔子两位圣人的思想指导,加之后人的研读、著述、阐释等等,就会摆脱读易的“八卦迷魂阵”,就会摆脱为卜占而学易、为巫术而念经的邪道,才能认识《周易》的正义性、人民性和社会性,也才能使《周易》的“君子之道”等易理“飞入寻常百姓家”。
4.新时代践行“君子之道”要去伪存真、古为今用。
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领悟和学习君子之道,在“悟”的基础上,关键是要“践行”,做到知行合一。启发我们要以君子之心爱民,以君子之风干事,以君子之律省己,以君子之行走光明之大道。
作者简介:
张善飞,河南滑县人,安阳市人大原副主任,工作其间撰写农业、党建、工会等方面的论文20余篇,并在省部级会议、专业学术杂志、工作交流刊物上发表和运用。退休后从事老干部大学管理工作,并研究周易取得初步成果,所撰论文《浅谈周易中的“君子之道”》在2023海峡两岸周易文化论坛暨周易文化与现代化论坛上发表。现为河南省儒学文化促进会殷都文化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