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多人中招,血本无归……警方提醒:这些电话千万别接!
警惕!多人中招,血本无归……警方提醒:这些电话千万别接!
随着年关将至,电信诈骗案件呈现高发态势。近期,许多人不断接到以"00"或"+"开头的可疑电话,诈骗分子通过冒充国家工作人员、电商客服等手段,诱导受害者进行转账操作,导致多人遭受重大财产损失。本文将通过真实案例揭示诈骗手法,并介绍七大反诈利器,帮助读者提高警惕,防范诈骗。
典型诈骗案例
案例一:冒充客服诈骗
李女士接到"0026253612"来电,对方假冒购物平台客服称误将其账户开通为代理商,将每月扣款500元。李女士轻信并按指示将银行卡内的存款转至对方账户,损失共计33万余元。
案例二:冒充公检法诈骗
陈女士接到"+85320923402"来电,对方自称公安局民警,要求其下载"会议宝"软件共享屏幕以清查银行账户,从而避免被抓捕。陈女士受到惊吓照做,结果银行卡内27万余元存款被转走。
案例三:代办贷款诈骗
梁先生接到"00852521896"来电,对方假冒贷款客服,称因其信用良好可获30万元贷款,但需下载"海印金服"App填写资料。随后,对方称操作失误需缴纳保证金,梁先生转账7.5万元后才发现被骗。
七大反诈利器
国家反诈中心App:于2021年3月15日上线,提供全面的反诈服务。
96110预警劝阻专线:是反电信网络诈骗专用号码,专门用于预警劝阻、防骗咨询和涉诈举报等工作。如接到该号码打来的预警电话,一定要及时接听。
12381涉诈预警劝阻短信系统:可根据公安机关提供的涉案号码,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自动分析发现潜在受害用户,并通过12381短信端口第一时间向其发送预警短信,提示用户可能正遭遇电信网络诈骗。
全国移动电话卡"一证通查"服务:用户可查询名下电话卡数量,以及是否被冒用等信息。
全国互联网账号"一证通查":为防范用户不知情注册互联网账号带来的涉诈风险,工信部推出该服务。
云闪付App"一键查卡"功能:已覆盖全国196家商业银行,方便用户查询名下银行卡信息。
"反诈名片":多部门联合推出,对各级公安机关的反诈预警劝阻电话号码进行标记和来电提醒,帮助民众甄别电话来源。
重要提醒
广大消费者应保持警惕,增强反诈鉴别能力,防止财产损失,守护家庭安全。
来源:国家应急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