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能够解读身体状态是心理健康的关键

创作时间:
2025-01-22 07:19:4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能够解读身体状态是心理健康的关键

当你感受到饥饿或压力时,背后实际上是大脑在解读复杂的内感受信号。这些信号不仅影响你的身体状态,还揭示了心理健康与身体感受的深刻联系。

什么是内感受?

当你感受到饥饿或压力时,背后实际上是大脑在解读复杂的内感受信号。这些信号不仅影响你的身体状态,还揭示了心理健康与身体感受的深刻联系。

内感受(interoception)是指我们感知身体内部状态的能力,与通过视觉、听觉等感知外部世界的方式不同。这个概念最早由查尔斯·谢林顿(Charles Sherrington)在100多年前提出,他认为人体内有专门的受体,将器官系统的信息发送给大脑。

内感受与情绪的关系

内感受与情绪状态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例如,判断饥饿和压力时,身体都会产生一系列生理变化:饥饿时胃会咕咕叫,感到虚弱;压力时心跳加快,可能出汗或发抖。这些生理变化的感知和解释都涉及内感受。

身体和情绪感受之间的重叠要多得多。例如,流感和COVID-19疫苗都会暂时加剧体内的炎症,导致轻微的流感样症状。除了身体不适,疫苗带来的炎症状态增加也会导致情绪变化。在极端情况下,如用于治疗丙型肝炎的干扰素,会加剧炎症,导致40%的患者发展为重度抑郁症。

反之亦然。心理健康状况可以深刻地改变我们对身体状况的感知。在惊恐障碍中,发作时的症状多为身体上的:头晕、胸痛、心悸等。在饮食失调中,厌食症患者对饥饿和饱腹的感受与常人不同。身体症状也常见于抑郁症(食欲和性欲减退)、焦虑(肠胃问题)和创伤后应激障碍(颤抖和恶心)。

内感受的主观性

我们的任何感觉都是主观的,并且深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当你闭上眼睛评估你的身体感觉时,你在使用内感受。这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也不是一个简单的身体内受体发出明确信号的过程。有时,不同的身体感觉会有非常相似的感受,很难确定它们的来源。为了解读这种不确定的信号,大脑会使用其他线索:环境、最近的行为、过去的经历等。这意味着我们的感觉是大脑中的一种表征,只是部分地回应了来自身体的信号输入。

内感受与心理健康

研究表明,患有不同精神疾病的人对内感受的体验是不同的。研究人员通过让志愿者躺在大脑扫描仪中,数他们的心跳,或将注意力集中在他们的胃或膀胱上,或屏住呼吸等实验,发现有心理健康问题的人的大脑活动与健康志愿者存在差异,包括额叶、颞叶和岛叶皮质,以及丘脑和杏仁核等区域。

剑桥大学心理学家Camilla Nord分析了1000多名参与感受的志愿者的神经成像数据,发现抑郁症、躁郁症、焦虑症、厌食症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脑岛都出现了“异常”活动。这一关键区域在不同类型的精神健康状况的患者中显示了不同寻常的内感受激活量。

内感受的治疗潜力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内感受不仅仅对生存至关重要。它是我们感觉身心健康或不健康的过滤器。研究表明,内感受的大脑基础可以帮助解释身体和心理健康的相互联系。此外,不同的人在神经内感受过程中的差异可能有助于解释为什么我们能够体验到不同的身体状态,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导致更糟糕的心理健康问题。

未来也有可能将内感受训练作为一种精神健康治疗形式。例如,萨拉·加芬克尔(Sarah Garfinkel)和雨果·克里奇利(Hugo Critchley)在2016年的一项研究发现,自闭症患者对身体感觉的敏感度更高,而这伴随着较差的内感受准确性。受此启发,他们最近进行了一项由萨塞克斯大学的Lisa Quadt领导的试验,训练患有焦虑症的自闭症志愿者检测自己的心跳。结果发现,近三分之一的参与者在三个月后显著降低了他们的焦虑。

这些见解为现有的治疗方法带来了新的曙光,并鼓励了更多改善内感受的前沿方法的出现,为我们也许能够改善一些最需要心理健康治疗的人带来了希望。


Via:Pixabay


激活中断的位置:中岛(the mid-insula)


中岛叶激活(橙色)与抗抑郁药物(蓝色)或心理治疗后大脑激活的变化没有重叠


Via:《喜羊羊与灰太狼》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