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酸疗法深度解析:医院治疗与居家护肤的区别及注意事项
刷酸疗法深度解析:医院治疗与居家护肤的区别及注意事项
刷酸是近年来非常流行的皮肤美容治疗方法,但很多人对其了解并不深入。本文将从专业角度为您详细介绍刷酸的原理、分类、适用人群以及注意事项,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这一治疗方法。
什么是刷酸?
刷酸是我们的“口头语”,专业术语为化学剥脱术或化学换肤术,是将不同类型的酸性化学制剂涂在皮肤表面,导致表皮和/或真皮可控的损伤,清除废旧角质,然后促进皮肤的修复再生及结构重建,新生肌肤更显柔嫩细致,达到美白、祛痘、抗炎、溶解粉刺、减少出油、缩小毛孔、改善肤质和抗衰等多种意想不到的效果。
酸的分类
目前临床上刷酸的产品主要有果酸、水杨酸、复合酸等。
果酸最常用的是α-羟基酸(AHA),是从水果中提取的各种有机酸,如杏仁酸、柠檬酸、乳酸等,可有效松解陈旧角质层细胞之间的连接,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研究还发现AHA能够通过促进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合成,使皮肤光滑,并提亮肤色发挥作用。医用果酸通常为20%-70%的浓度。其水溶性和渗透性强,可以达到更好的剥脱作用。
水杨酸常用浓度是30%,具有亲脂性,刺激性小,不良反应少。可以有效改善油脂分泌,抑制痘痘,具有杀菌和抗炎功能,更利于粉刺和炎症性痘痘皮肤。
复合酸由两种以上的单酸通过一定的配比组成。复合酸作用温和,集合了单酸的优势,降低了单酸的浓度,安全性高,达到了1+1>2的效果。
临床上,医生会根据个人肤质及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刷果酸还是水杨酸,或者是否需要两种酸搭配使用。
居家刷酸VS医院刷酸
目前市面上有一些护肤品含有果酸或水杨酸成分,所以,部分朋友使用这类护肤品也称为“刷酸”,但我国《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年版)》中,对护肤品中的酸浓度进行了严格限定,果酸的限制浓度为6%;水杨酸的限用浓度为2%。由于护肤品中添加浓度没有医疗机构使用的高,效果自然也就不会像医学治疗那样快。
「医疗刷酸」最深能达到真皮网状层中部,也就是说从真皮皱纹到表皮痘痘粉刺,都能得到一定的治疗。而含酸的护肤品最多也就是在表皮层发挥作用。
刷酸的作用
- 温和去角质+保湿
- 溶解油脂,疏通毛孔,祛痘去黑头
- 抑制黑色素生成,美白祛斑祛痘印
- 增加皮肤含水量,减少细纹
- 刺激真皮胶原生成,改善肤质
哪些人群适合刷酸?
- 痤疮:面部及背部等部位的闭口、粉刺、黑头,以及油脂分泌旺盛者。
- 皮肤老化:毛孔粗大、细纹、皱纹及皮肤粗糙者。
- 色素性疾病:肤色不均、色斑、炎症后色素沉着者。
- 皮肤角化:皮肤角化者,包括脂溢性角化、日光性角化、毛周角化症。
哪些人不适合刷酸?
- 一般情况差,合并较多内科疾病;
- 对化学剥脱剂过敏,或者本身皮肤非常敏感的人群;
- 妊娠期;
- 哺乳期;
- 治疗部位合并急性炎症过敏或急性感染;
- 局部有较重的瘢痕疙瘩;
- 术后不能严格防晒者;
- 对治疗预期效果不切实际者。
刷酸后需要注意什么?
术后即刻需要冷敷来缓解不适感,并且可以涂抹温和的乳液保湿。术后1至3天内,部分患者可能会有皮肤发红、刺痛或瘙痒等不适,可继续冷敷及使用乳液保湿,术后1周内建议避免使用刺激性较大的护肤品及彩妆,要严格防晒。如果有明显红肿或不适,需及时来院就诊。
刷酸后常见问题
①为什么会爆痘?
刷酸会使角质层剥落,加快新陈代谢,通过疏通毛孔加快爆痘过程。②为什么补水了还会爆皮?
因为加快代谢,所以掉皮屑,属于正常现象,所以务必做好补水+保湿2个环节,缺一不可。③为什么刷酸后感觉皮肤很敏感、很脆弱?
刷酸本身是一种“剥脱性”治疗,在治疗后的一周,老旧角质被剥脱,而新生角质细胞未及时更新,确实会出现皮肤轻度敏感、干燥、脱屑等情况。但只要做好保湿、防晒,等待皮肤自然更新,28天后表皮层就可以完全更替,实现真正的“换肤新生”。④刷酸会让皮肤变薄吗?会让皮肤变敏感吗?
规范的化学换肤治疗,可促进老化角质细胞的脱落,诱导角质细胞更新,而新生上皮细胞分泌的“生长因子”可刺激成纤维细胞增殖、分裂,引起“真皮胶原纤维密度增加”等结缔组织成分的合成。所以不会让皮肤变薄变敏感,反而能让表皮层变厚。
温馨提示:合理、规范的医疗刷酸,可以起到很好的皮肤年轻化效果,但高浓度的化学剥脱剂需要在正规医院皮肤美容科由专业医师操作,以免造成皮肤灼烧、敏感、溃烂而“毁容”。
本文原文来自协和江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