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血压防脑梗,高血压患者必知的五大预防措施
控制血压防脑梗,高血压患者必知的五大预防措施
高血压是脑梗死最重要的风险因素之一,约86%的脑梗死患者有高血压病史。 高血压会导致动脉硬化,增加脑梗死和脑出血的风险,因此需要积极防治。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高血压患者如何预防多发腔隙性脑梗死。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和风险分层
根据2024年最新发布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
- 在未使用降压药的情况下,诊室血压≥140/90 mmHg
- 或家庭血压≥135/85 mmHg
- 或24h动态血压≥130/80 mmHg,白天血压≥135/85 mmHg,夜间血压≥120/70 mmHg
根据血压水平,高血压分为1级、2级和3级。同时,指南还根据心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临床并发症以及糖尿病和慢性肾脏病等合并症,将患者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和很高危4个层次。
预防措施的具体实施
- 控制血压
高血压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血压,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目标范围内。新版指南推荐一般患者(包括65~79岁老年人)诊室血压降至<140/90mmHg,如能耐受应该降至<130/80mmHg。
- 健康饮食
- 减少高脂肪、高盐、高糖食物的摄入
- 增加新鲜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摄取
- 限制饮酒,男性每天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
- 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补充优质蛋白质
- 保持情绪稳定
情绪激动会导致血压升高,增加脑梗死风险。高血压患者需要学会控制情绪,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可以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放松心情。
- 规律作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早睡早起有助于调节身体机能,维持血压稳定。
- 适量运动
运动可以帮助降低血压,改善心血管功能。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步走、游泳、骑自行车等。运动时要注意量力而行,避免剧烈运动。
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体检,监测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高血压并发症。
- 遵医嘱服药
不要随意增减药量或停药,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 注意症状
一旦出现手指僵硬、筷子拿不稳、夹菜夹不准;手频繁发麻,揉半天都缓不过来;手脚没劲,手提不起重物,脚像踩棉花;手不自觉发抖,越紧张抖得越厉害等情况,请尽快就医检查。
- 合理减压
适当参与社交活动,保持乐观心态,避免长期处于高压状态。
结语
高血压患者需要充分认识到预防脑梗死的重要性,积极采取措施控制血压,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通过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情绪管理等综合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脑梗死的风险。同时,定期监测血压和体检,遵医嘱服药,有助于及早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让我们共同努力,守护大脑健康,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