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榴莲出口受阻:中国检出致癌染料,损失超5亿泰铢
泰国榴莲出口受阻:中国检出致癌染料,损失超5亿泰铢
近日,中国有关部门发现部分进口自泰国的榴莲中含有被世卫组织列为2B类致癌物质的“Basic Yellow 2”。这引起了广泛关注,中国政府要求所有出口至中国的泰国榴莲必须附有“Basic Yellow 2”的检测报告,且检测结果必须为阴性。泰国农业部门正在积极应对,以确保出口至中国市场的榴莲符合新的安全标准。这一事件不仅影响了泰国榴莲的出口,也提醒消费者在购买进口食品时要注意食品安全。
事件真相:致癌物质检测引发关注
据泰国媒体报道,泰国农业部紧急召开会议,讨论加强对出口中国的榴莲和残留物管控和检验的措施。泰国方面表示,中国市场监管机构对出口到中国的泰国榴莲进行食品安全检查时,发现使用了一种名为“碱性嫩黄”(又称金胺、奥拉明O)的非食用色素。
据了机,碱性嫩黄是一种黄色的工业染料,主要用于麻、纸、皮革等的染色。碱性嫩黄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入2B类致癌物,2008年我国卫生部将其列为非食用物质。有些榴莲工厂为了让榴莲皮色更好看,会使用碱性嫩黄等工业染料对榴莲外皮进行染色。
泰国官方应对:加强监管与检测
泰国农业与合作社部(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Cooperatives)已派出农业部官员对榴莲、土壤、水和化肥等农资产品进行采样检测。初步检测显示,部分样品中确实检测到了重金属镉,但均未超过中国相关部门规定的0.05mg/kg的含量上限。
泰国农业与合作社部常任秘书Prayoon Insakul透露,初步调查显示,受污染的榴莲并非产自目前榴莲季节的泰国南部。他补充说,当局正在收集信息,力争在不影响出口的情况下解决这一问题。
有消息人士透露称,受镉污染的榴莲可能原产于第三国。泰国官员强调说,中国并未禁止从泰国进口榴莲,出口仍在正常进行。泰国农业部正在加大管理力度,防止不法分子从邻国非法进口榴莲,这可能会影响泰国国内的榴莲价格和品质。
市场影响:出口受阻价格暴跌
据泰媒爆料,1月10日前有超100多柜通过空运、水路及陆路出口至中国以在春节期间进行销售的榴莲“被退回”,因我们海关发现后这批榴莲没有“Basic Yellow 2”的检测报告,所以被拒绝过关。
这榴莲的保质期只有短短几天,如果等待我们做检测需要7~9天的时间,那肯定不现实,拿他们再运回去,这批榴莲估计也只能低价销售给食品加工厂,这一批榴莲造成的损失大概是五亿左右泰铢。
泰国农业暨合作社部长娜叻蒙女士透露,在2月5-7日她将与总理一同正式赴中国进行访问,和我国海关总署进行商讨。
消费者反应:担忧与谨慎
消费者对进口榴莲的安全性表示担忧,部分商家已暂停采购,等待进一步政策明确。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许多消费者表示将暂时避免购买进口榴莲,直到事件明朗。
专家观点:食品安全不容忽视
食品安全专家提醒,工业染料对人体健康有害,任何工业染料都不应出现在食品中。此次事件暴露出食品供应链中的安全隐患,需要各国监管部门加强合作,确保食品安全。
此次泰国榴莲致癌风波再次敲响了食品安全的警钟。作为消费者,我们在享受全球化带来的丰富食品选择的同时,也要保持警惕,关注食品来源和安全信息。对于监管部门而言,加强跨境食品的安全检测和监管,建立更完善的追溯体系,是保障公众健康的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