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malatang到red-oil chilli boil:天水麻辣烫的精准翻译之道

创作时间:
2025-01-21 17:59:5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malatang到red-oil chilli boil:天水麻辣烫的精准翻译之道

继去年爆火的山东淄博烧烤后,甘肃的天水麻辣烫同样登上了网络宣传的快车。得益于地方文化特色挖掘、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传播效应,天水麻辣烫迎来了新一波“泼天的富贵”。

中华美食文化源远流长,各地风味独特、口感各异的特色饮食层出不穷,不仅是味蕾的盛宴,更代表着中华文化的传承。美食逐渐成为社交热点和城市旅游品牌,更是频频在对外宣传话语和外语报道中现身。如何翻译特色美食、如何借外语向外国游客展现美食的魅力,实现中华美食文化的有效传播,值得探讨和深思。

将麻辣烫直接音译作malatang是常见的译法。随着许多中式饮食连锁店在海外的发展,malatang已成为众多外国食客熟悉的译名,甚至有英文媒体直接使用mala特指这类独特风味。音译文化特色词能够保留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和民族语言的风格,同时进一步加速了中文词汇的译介过程。但是若要进行意译,我们会发现对于食物特色的挖掘与凸显,有许多值得探讨之处。

中国美食中的辣味在中文语境可包括许多含义。在英国美食作家扶霞·邓洛普的《鱼翅与花椒》(Shark's Fin and Sichuan Favor)一书中提到了川菜中常见的复合味,其中就包括麻辣味(hot-and-numbing flavor)、红油味(red-oil flavor)、糊辣味(scorched-chili flavor)。麻辣一词包括麻与辣,即花椒的麻、辣椒的辣。此外,麻辣还能让熟悉它的人自然联想到“香”的嗅觉感受。首先说到“辣”,最常见的对应词是spicy。根据牛津词典,该词的意思是 having a strong taste because spices have been used to flavour it(食物因添加香料而产生的浓烈口味),突出了香料的重口味。另外一个常用的词是hot,意思是containing pepper and spices and producing a burning feeling in your mouth,突出了灼辣的味蕾刺激,也能表达食物本身温度较高。


一位厨师正在制作天水麻辣烫。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四川风味的麻辣烫往往更突出辣的味觉感受。广受欢迎的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介绍了四川乐山的麻辣烫,风靡全国的麻辣烫就是起源于此地一种叫串串的小吃。纪录片中提到:“麻辣烫的汤底其实很清淡,用炒制后的底料与高汤混合,会散发出浓郁的奇香”,这种汤底的香辣味正是市面上的大部分麻辣烫的主要优势。片中的麻辣烫译名是spicy hot pot,这也是国内许多英文媒体在介绍天水麻辣烫时所采取的译法,有时还会用numbingly(产生麻感的)一词加以介绍,解释作numbingly spicy hot pot/soup。《川菜》(The Food of Sichuan)一书中这样介绍四川串串香(麻辣烫的原型):On the streets, a cheaper version of hotpot, known simply as 'numbing-hot-and-scalding' (malatang), is still immensely popular. 总之,意译麻辣烫,hot pot、numbing/hot都是可以接受的高频词。这类译法基本上是字面直译,将spicy与hot结合起来,既突出香辣的味道,也能体现灼热的感受,有效传递了原词义。但是注意,hot与pot的结合与已被广泛接受的火锅译法相同,固然可以理解为麻辣烫约等于一人食的火锅,但也容易产生歧义。相比之下,boil可能是更适合的译法。Boil可以用作名词,表示水煮的东西、滚烫的制品。

天水麻辣烫与四川风味麻辣烫有明显区别,自然应考虑不同的译法以突出不同的食品特色。它以宽粉、土豆、辣子三种元素为主,其中最具特色与吸引力的是色泽红亮、油多浓郁、香而不辣的红油辣子。常见的两个辣椒翻译有pepper与chilli。Pepper多指胡椒或者甜椒、灯笼椒等辣味较淡的辣椒,而chilli是辣味较浓的红辣椒,且常在干后制成辣椒粉,在日常使用时也常指辣酱,可见后者与红油辣子的口味与形态更符合。因此,天水麻辣烫中的红油辣子可以译作red-oil chilli。《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在介绍臊子面时将油泼辣子译作oil doused chilli paste,此译用douse(泼、洒)和paste(湿软的肉、水果或蔬菜弄碎做成的酱)准确生动地传达了原意,但用作翻译天水麻辣烫时不免显得过于冗长。

天水的麻辣烫用的是一种干拌式的吃法,有天水本地人甚至认为应称之为“麻辣拌”更合适。烫与拌都是动词,代表烹饪或食用过程中的一环。虽然麻辣拌也需要先烫熟食物,但麻辣拌成菜后碗内汤水较少、酱汁更浓稠。但在英文语境中,这类食用方法信息并不常在菜肴名中出现,盲目加上mixing/mixture这类词不免略显生硬,有限的词汇长度也应该尽量用在突出更有感染力的特性。综合以上,天水麻辣烫可以译为Tianshui red-oil chilli boil,也可以考虑音译、意译结合,如可以译作malatang in Tianshui red-oil chilli

特色饮食的英译活动是两种社会间饮食文化的沟通和交流。既要准确传递语符意义,也要承担扩大民族美食影响力、推广汉语的责任,以构建“色香味俱全”的跨文化交流场域。因此,译者需在前人翻译经验的基础上,在翻译实践中探索如何生动展现中华美食的魅力。

作者:武汉大学 吴易忆指导教师:秦丹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