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太行山上的朝鲜义勇军:与八路军并肩作战的异国战友

创作时间:
2025-01-21 21:42:1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太行山上的朝鲜义勇军:与八路军并肩作战的异国战友

在太行山的崇山峻岭间,有一支特殊的抗日队伍,他们不是中国人,却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浴血奋战。他们就是朝鲜义勇军,一群来自邻邦的勇士,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中朝友谊的光辉篇章。

01

为民族解放而战

1938年10月10日,一个特殊的日子。在武汉,一群朝鲜爱国青年在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的协助下,成立了朝鲜义勇队。这支队伍的成立,标志着朝鲜人民为民族解放事业揭开了新的一页。

朝鲜义勇队的成立并非偶然。当时,朝鲜半岛已被日本殖民统治长达30多年,无数朝鲜人民流离失所,被迫背井离乡。在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许多朝鲜爱国青年来到中国,投身于抗日洪流中。他们中有工人、农民、学生,甚至还有从日军中逃出来的士兵。他们怀着一个共同的目标:打败日本侵略者,争取民族独立。

02

转战太行山

1940年,朝鲜义勇队一部跨过黄河,辗转来到河北涉县八路军129师驻地。从此,太行山上多了一支英勇善战的朝鲜队伍。

1941年春,朝鲜义勇队在洛阳进行整训后,分批北渡黄河,进入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同年6月,朝鲜义勇队华北支队在山西辽县桐峪镇上武村正式成立。支队长朴孝三、副支队长李益民、政治指导员金学武,下辖三个支队及留守队。华北支队直接受八路军统辖,成为太行山抗日战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

在太行山的反“扫荡”战斗中,朝鲜义勇军展现了非凡的勇气和智慧。一次,八路军总部被日军包围,朝鲜义勇军在朴孝三的率领下,奉命夜袭日军,激战五六个小时,成功掩护八路军总部机关冲出敌人的包围圈,并重创敌军。在战斗中,朝鲜义勇队金昌华、石正等与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一道光荣牺牲。

03

领袖人物

在朝鲜义勇军中,有一个人的名字不得不提,他就是武亭。武亭原名李相凤,1900年出生于朝鲜平安南道,1919年参加朝鲜独立运动,1921年来到中国,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参加了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炮兵的创始人之一。在朝鲜义勇军中,他担任司令员,为部队的发展壮大做出了重要贡献。

1942年7月,华北朝鲜青年联合会在太行山漳河畔召开代表大会,决定将华北朝鲜青年联合会改组为朝鲜独立同盟,将朝鲜义勇队华北支队扩大改组为朝鲜义勇军。会上,任命武亭为朝鲜义勇军司令,朴一禹任政委,朴孝三任参谋长。从此,朝鲜义勇军在太行山的抗日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04

血染的友谊

在太行山的岁月里,朝鲜义勇军与八路军并肩战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一起在冰天雪地里行军,一起在枪林弹雨中冲锋,一起分享着胜利的喜悦,也一起承受着失败的痛苦。在那段艰苦的岁月里,他们不仅是战友,更是兄弟。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彭德怀副总司令签署命令,令武亭率朝鲜义勇军迅速北上,配合苏联红军光复朝鲜。武亭奉命率领三千余人的朝鲜义勇军挺进东北。然而,由于苏联方面的限制,只有七十几位干部得以回国,其他人则继续留在中国参与解放战争。

05

永恒的丰碑

据统计,到1945年8月抗战胜利时,朝鲜义勇军已扩编为七个支队,发展到两千多人,同年11月间达到三千余人。他们在中国的土地上洒下了热血,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的名字或许并不为很多人所知,但他们的事迹将永远铭刻在中朝两国人民的心中。

朝鲜义勇军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贡献,是中朝友谊的见证,也是国际主义精神的体现。他们用行动证明了,为了人类的和平与解放事业,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们可以团结一致,共同战斗。这段历史,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