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沟鼓包是疝气?症状、成因与防治全攻略
腹股沟鼓包是疝气?症状、成因与防治全攻略
疝气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但很多人对其认识不足。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疝气的症状、成因、类型以及危害,并提供实用的预防建议。
疝气又称为“坠肠”,它会自己好吗?怎样就叫疝气?泌尿科医师提醒,这种症状不会自己好,若忍着不处理,严重时可能会出现肠阻塞等并发症,千万不能轻忽。
泌尿科医师朱信诚指出,疝气是一種常見的疾病,但許多人對它認識不足。通常表現出來的症狀是腹股溝附近鼓了一包,或是覺得鼓起來的部位有下墜感、隱隱作痛。 這可能就是俗稱「墜腸」的疝氣!
疝气成因有3大類
疝气依照發生位置和成因,主要分為間接型、直接型和混合型3種。朱信誠指出,疝气就是腹腔內的器官(如小腸、大腸)從腹壁薄弱處突出,最常見的是腹股溝疝气。間接型多見於年輕人,是因為先天通道未關閉。直接型好發於中老年人,主要是腹壁變薄弱。而混合型則是2種一起發生。
腫脹疼痛是疝气常見症狀
疝气最明顯的症狀是腹股溝部位出現腫脹或突起,尤其是站立、用力時更明顯。朱信誠表示,患者可能會感覺疼痛、下墜感,有時需要用手推才能把突出部位推回去。嚴重時可能會出現腸阻塞等併發症,千萬不能輕忽。
很多人誤以為疝气是小問題,想說休息一下就會好,但事實上疝气一旦形成,就不會自己痊癒。朱信誠強調,因為腹壁的缺損或薄弱是結構性的問題,不會自行修復。若不及時治療,反而會因為反覆突出,造成缺損越來越大,甚至可能發生腸阻塞或絞扼的危險。
女性也有機會得到疝气
朱信誠指出,女性確實也會得到疝气,只是比例較低,大約是男性的1成左右。女性疝气95%是間接型,常因為腹壓增加而出現症狀。由於女性的疝气突出程度通常不大,症狀也較不明顯,容易被忽略。
避免「腹壓上升」是預防關鍵
預防疝气最主要的關鍵是避免腹压增加,朱信誠提出5要訣:
- 保持健康的體重。
- 多吃蔬果,少吃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
- 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不要憋尿、憋便。
- 注意鍛鍊呼吸肌,學會正確的咳嗽和打噴嚏方法。
- 注意工作與休息的平衡,避免長時間提重物或是逞强硬撑,休息不足。
及早就醫避免疝气惡化
朱信誠強調,疝气雖然常見,但千萬不能掉以輕心。只要發現腹股溝部位有異常隆起或不適,就應該及早就醫檢查。現代手術技術進步,治療疝气已經相當成熟且安全。及早发现、及早治疗,不要因为害怕或觉得不严重就拖延,才能避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