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晚:新时代精神的文化盛宴
2025年春晚:新时代精神的文化盛宴
2025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以“巳巳如意,生生不息”为主题,通过歌舞、戏曲、武术、语言类等多种艺术形式,以及XR、AI等新技术的融合,不仅为全球华人呈现了一场视听盛宴,更展现了新时代中国的文化自信与创新活力。
主题立意:传统文化的当代诠释
“巳巳如意,生生不息”这一主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时代意义。两个“巳”字对称摆放,形似中国传统如意纹样,寓意着吉祥如意的美好祝愿。同时,“巳”字也象征着阳气上升、万物生长,体现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蓬勃向上的精神力量。
这一主题的设定,既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又展现了新时代的精神风貌。正如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崔冬晖所说:“《栋梁》也是继‘中国色彩’‘中国纹样’之后,总台春晚聚焦于‘中国建筑’,再一次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表达。”
艺术创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2025年春晚在艺术形式上追求多样性,通过歌舞、戏曲、武术、语言类等多种类型节目的融合,展现了新时代文化的繁荣发展。其中,非遗与武术融合表演《龙武魂》、情景说唱《枢纽之城》等节目,将传统艺术形式与现代舞台技术相结合,展现了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春晚首次推出视障版和听障版的无障碍转播,让视障和听障人士也能“看得见”“听得见”春晚。这一创新不仅体现了技术的进步,更彰显了人文关怀和社会包容性。
节目内容:展现新时代精神风貌
2025年春晚的节目内容紧扣时代脉搏,展现了新时代的精神风貌。例如,歌舞节目《山舞银蛇》在《金蛇狂舞》民乐基础上进行流行化改编,融合了AR、裸眼3D、AI创意等技术,展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而情景说唱《枢纽之城》则通过舞蹈形式,体现了重庆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的蓬勃发展景象。
此外,春晚还邀请了各行各业的普通劳动者参与演出,如“外卖诗人”王计兵、“绿皮慢火车列车长”胡贵川等。他们的参与,不仅让春晚更加贴近生活、贴近人民,也体现了对普通劳动者的尊重和赞美。
技术创新:打造沉浸式体验
2025年春晚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突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编务会议成员姜文波介绍:“总台积极推进‘思想+艺术+技术’融合创新,运用超高清、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立体视觉和三维声等技术,不断提升春晚的视音频质量和全媒体传播。”
例如,中国传统建筑创演秀《栋梁》的视觉设计以梁思成先生绘制的古建筑珍贵手稿为基础,制作成三维立体建筑模型。节目运用总台虚实融合超高清制作系统,采用“XR+数字孪生+VP”融合拍摄,打造出无限延展的虚拟舞台空间,再现了中国古建的千年神韵和文化内涵。
人文关怀:让艺术温暖人心
2025年春晚不仅是一场视听盛宴,更是一次温暖人心的文化之旅。晚会通过多种方式传递人文关怀,让艺术真正走进人们的生活。
例如,今年春晚首次推出视障版和听障版的无障碍转播。手语演员通过AR虚拟技术,置身春晚演播大厅进行手语“解说”。竖屏多画面包装同步呈现春晚实况与手语演员画面,辅以AI语音技术制作字幕,满足听障人士的观看需求。同时,通过音频对春晚节目进行创作解读与背景拓展,让视障人士更好地“听”春晚。
此外,春晚还通过“春晚等着你”“春晚体验官”等项目,邀请更多普通人参与到节目共创中,成为春晚的主角。这种互动性和参与感,让春晚真正成为“人民的春晚”,体现了艺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结语:春晚与新时代同行
2025年春晚通过主题立意、艺术创新、节目内容、技术创新和人文关怀等多个维度,展现了新时代的精神风貌。它不仅是一场文化盛宴,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新时代中国的文化自信、创新活力和人文关怀。正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负责人张国飞所说:“今年春晚精心安排了歌舞、戏曲、武术、语言类节目等多种类型的节目,并邀请在各条战线上奋斗拼搏的普通人成为春晚的主角,陪伴全国人民开开心心过大年。”
在“巳巳如意,生生不息”的主题引领下,2025年春晚以创新的艺术形式、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人文关怀,为全球华人献上了一份充满新时代精神的文化大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