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市中医蒙医医院张佩大夫:用中医智慧破解胸闷气短难题
乌海市中医蒙医医院张佩大夫:用中医智慧破解胸闷气短难题
在乌海市中医蒙医医院心病科,张佩大夫正在为一位胸闷气短的患者把脉。这位患者姓张,今年60岁,长期受胸闷气短的困扰。经过张佩大夫的精心诊治,他终于摆脱了轮椅,恢复了正常生活。
张佩大夫是乌海市中医蒙医医院心病科的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师从北京西苑医院王承龙教授和内蒙古自治区名老中医白玉昊教授。她擅长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心血管疾病,特别是胸闷气短等症状。
张叔叔的病情比较严重,他长期感到胸闷气短,近一周症状突然加重,面色黎黑,口唇紫暗,动则呼吸急促。家属用轮椅将他推入医院心血管病科门诊时,张佩大夫立即为他安排了全面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张叔叔患有严重的肺心病,双肺间质性改变,双肺弥漫性肺气肿,主动脉、冠状动脉分支钙化斑形成,右侧胸腔积液。此外,他还有36年的吸烟史,每天吸烟20支。
张佩大夫根据张叔叔的病情,采用中医辨证施治的方法,给予木防己汤加茯苓、竹叶石膏汤加三子养亲汤,5剂水煎服,日两次,代煎。第二次复诊时,张叔叔已经可以自行步入诊室,无需轮椅。他自诉口服中药后咳嗽减轻,痰容易咯出,量有所减少,食欲较前好转,食量增加。张佩大夫考虑效不更方,调整剂量后原方服药7剂,日两次,水煎服。此后患者未再复诊。
中医认为,胸闷气短多由心肺功能失调、气血不足、痰湿内阻等因素引起。治疗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采用辨证施治的方法。例如,对于气血不足的患者,可以使用八珍汤或归脾汤;对于气滞血瘀的患者,可以使用血府逐瘀汤;对于痰湿内阻的患者,可以使用二陈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对于心肺气虚的患者,可以使用保元汤合补肺汤。此外,针灸、推拿按摩等中医外治方法也可以有效缓解症状。
张佩大夫的诊疗特色在于中西医结合,她不仅精通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还善于运用现代医学的检查手段和治疗方法。这种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模式,既能发挥中医辨证施治的优势,又能借助现代医学的先进技术,为患者提供更全面、更精准的医疗服务。
通过张佩大夫的治疗,许多像张叔叔这样的患者重新获得了健康和活力。他们不仅摆脱了胸闷气短的困扰,还提高了生活质量,重拾了生活的信心。这正是中医治疗的魅力所在,也是张佩大夫作为一名中医医生的使命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