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宋代祠堂:士大夫推动下的家族祭祀与管理创新

创作时间:
2025-01-21 21:06:3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宋代祠堂:士大夫推动下的家族祭祀与管理创新

祭祀祖先实际上是一种宗教仪式,祠堂作为祭祀祖先的场所,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然而,在宋代之前,祠堂与家族祭祀并不存在直接的关联,在宋代士大夫的推动引导之下,祠堂逐渐成为家族祭祀的场所,承担起家族祭祀的任务。在此基础上,族人对祠堂进行有效的管理,创造收入,以供祭祀祖先、接济族人、兴办学校等等用途。

早在战国时期,祠堂一词就出现在历史文献中。《楚辞章句》中写到,屈原流放之时,看到“楚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1]。到了汉代,有关祠堂的记载就多了起来。汉代流行墓祭,不少公卿、贵族在墓所旁建祠堂,以纪念先人。唐朝流行家庙,祭祖活动多在家庙中进行,祠堂承担的多为纪念先贤、消灾祈福之功能。

宋代新型祠堂的出现

宋代出现了新型的祠堂。北宋前期,人们祭祀祖先的形式主要是寝祭。与此同时,人们根据自己家族的实际情况创造适合自己的祭祀祖先的方式和场所。《河南穆公集》记载,任中正的母亲去世后,他为了祭祀先人,“治其第之侧隅起作新堂者,敞三室而闘五位,前后左右皆有宇,以引掖之华以丹刻之饰。”这新堂之上“其严慈之尊,长幼之序,煌煌遗像,堂堂如生。”这个新堂取名曰“家祠堂”[2]。仁宗年间,石介也“于宅东北位作堂三楹,以烈考及郭夫人、马夫人、刘夫人、杨夫人、后刘夫人居焉”,名之曰“祭堂”[3]。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