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与鹿龟酒的千年情缘
苏东坡与鹿龟酒的千年情缘
“北有虎骨酒,南有鹿龟酒”,这句流传已久的民间俗语,道出了鹿龟酒在中国酒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而这款保健酒的起源,竟然与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苏东坡的儋州岁月
公元1097年,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至海南儋州。当时的儋州,地处偏远,瘴气盛行,百姓们常常饱受病痛的折磨。看到这一切,苏东坡心中十分不忍。他想起自己在京城时,曾听闻一种名为“龟鹿二仙膏”的中药方剂,据说对调理身体、增强体质有奇效。于是,他决定向宫中好友求助,希望能得到这个珍贵的药方。
鹿龟酒的诞生
不久后,苏东坡收到了好友传来的龟鹿二仙膏药方。他仔细研究后发现,这个方剂由龟甲、鹿角、枸杞子和党参等药材组成,具有温肾益精、补气养血的功效。但是,如何让当地百姓方便地使用这个药方呢?苏东坡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海南自古就有酿酒的传统,尤其是当地的黎苗米酒,清香醇厚,深受人们喜爱。苏东坡决定将龟鹿二仙膏与黎苗米酒相结合,创造出一种既方便饮用,又能调理身体的保健酒。于是,他开始尝试将药材浸泡在米酒中,经过反复试验,终于研制出了最早的鹿龟酒。
从民间偏方到非遗瑰宝
苏东坡离开儋州后,鹿龟酒的制作方法在当地流传开来。到了明代,医药学家王三才在《医便》中正式记载了龟鹿二仙膏的配方,为鹿龟酒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1644年,琼山人冯向植在传统龟鹿二仙膏的基础上,加入了八珍汤的成分,并以黎苗米酒为基酒,经过80多道工序的精心酿造,制成了更完善的鹿龟酒。这种酒不仅口感独特,更具有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功效,很快就在海南岛上传开了。
20世纪50年代,随着海南椰岛集团的成立,鹿龟酒开始实现工业化生产。1953年,第一瓶工业化生产的鹿龟酒问世,标志着这款传统保健酒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2012年,椰岛鹿龟酒酿泡技艺被列入海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海南文化的一张闪亮名片。
科学印证,焕发新生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酒在中医药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黄酒,尤其是米酒,因其温和的性质和良好的渗透性,成为制作药酒的理想基酒。而鹿龟酒正是以米酒为基础,结合多种名贵中药材,通过科学的配伍和精湛的酿酒工艺,实现了药效的最大化。
如今,海南椰岛集团在传承古法酿造工艺的同时,不断进行创新。2023年,椰岛鹿龟酒推出了全新的宋瓷系列,以精致的宋代瓷器为包装,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更体现了对品质的追求。
从苏东坡的为民解忧,到如今的非遗瑰宝,鹿龟酒承载着千年的文化记忆。它不仅是一杯酒,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一种文化的传承。正如苏东坡所倡导的“养生之道,贵在自然”,鹿龟酒以其独特的魅力,继续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