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龙灯与南通灯彩:江浙两地元宵节民俗特色
德清龙灯与南通灯彩:江浙两地元宵节民俗特色
元宵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精神追求。在浙江德清和江苏南通,独特的元宵节民俗活动展现了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和生命力。
德清乾龙灯会:古城墙上的璀璨巨龙
在浙江德清,乾龙灯会是元宵节期间最引人注目的活动。华灯初上,一条20多米长的龙形灯组盘踞在千年古城墙上,展现出蛟龙腾飞、奋勇前行的气势。这一壮观景象不仅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前来观赏,更成为了当地文化的象征。
除了大型龙灯,乾龙灯会上还有二十四节气灯、龙头鱼尾灯等特色花灯,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值得一提的是,德清北湖村的“花生龙灯”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由村民自发组织传承至今。这种龙灯共有13节,相比传统龙灯更加灵活轻巧,展现了民间艺术的智慧。
南通灯彩:指尖上的非遗传承
在江苏南通,元宵节的重头戏莫过于“包氏”灯彩。作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通灯彩融合了纸扎、绘画、剪纸、雕刻等多种民间艺术,展现了精湛的工艺水平。
70岁的何林祥是“包氏”灯彩的第四代传人。他制作的灯彩作品小巧精致,神态逼真,色彩瑰丽明快。每一件作品都要经过设计、刻剪、托裱、彩绘、套色等多个工序,凝聚着匠人的心血。何林祥表示,一只小小的灯彩龙灯往往需要半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
为了传承这门手艺,南通市文化馆每年春秋两季都会开设灯彩公益培训班,并开展灯彩进校园活动。通过非遗传承人的现场教学,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接触并喜爱上这项传统艺术。
南通的多元元宵节习俗
除了灯彩艺术,南通的元宵节还有其他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例如,如东县的“金蛇纳福瑞·扶海迎春禧”民俗巡游,通过舞龙、舞狮、踩高跷等表演形式,营造出热闹喜庆的氛围。
在海安县,丁家龙舞龙活动深受群众喜爱。龙灯队伍穿街走巷,为市民游客送上新春祝福。此外,南通还举办“万人猜灯谜 全城闹元宵”活动,让市民在互动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这些民俗活动不仅丰富了节日内容,也促进了社区凝聚力,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浙江德清和江苏南通的元宵节民俗活动,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和生命力。这些活动不仅是节日庆典,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
在当今社会,如何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是一个重要课题。德清通过花灯巡游等群众参与性强的活动,让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南通则通过开设公益培训班和进校园活动,培养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这些努力不仅保护了文化遗产,也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元宵节的民俗活动,如同一座桥梁,连接着过去与现在,让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得以延续。在浙江德清和江苏南通,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的坚守与创新,也看到了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生动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