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瓦格博峰:世界最难攀登的山峰,无一人登顶
卡瓦格博峰:世界最难攀登的山峰,无一人登顶
卡瓦格博峰,这座海拔6740米的云南第一高峰,被誉为“雪山之神”,是藏区八大神山之首。自1902年英国登山队首次尝试攀登以来,无数登山者在此长眠,其中包括1990年中日联合登山队的17名队员。这座神秘的山峰为何如此难以征服?本文将为您揭示其中的原因。
无人登顶的雪山之巅
卡瓦格博峰位于世界闻名的“三江并流”地区,是太子雪山的主峰,也被誉为“雪山之神”。在藏语中,卡瓦格博不仅指最高的山峰,还统称周围的数座雪峰。在藏传佛教中,卡瓦格博被视为噶举派的保护神,位居藏区八大神山之首。
关于卡瓦格博的传说赋予了它吉祥、安定与幸福的寓意,受到众人的朝拜与瞻仰。在藏区,几乎每座山峰都有其对应的山神,山峰的名字就是山神的名字,其容貌、性格和气质也与山峰的地理特征相呼应。
尽管卡瓦格博峰环境优美且具有神圣意义,但至今仍是一座处女峰。历史上,多支登山队曾尝试攀登,包括1902年的英国登山队、1987-1996年的美国与日本联合登山队,但均未成功。其中最惨痛的是1990-1991年中日联合登山队的17名队员,他们遭遇雪崩全部遇难,这一事件也成为世界登山史上的第二大惨案。
“雪山之神”为什么难攀登
卡瓦格博峰难以攀登的原因主要在于其独特的地理特征。梅里雪山的冰川受印度洋气流影响,运动变化较快。横断山脉中的南北向山脉形成通道,印度洋暖湿气流深入山中,带来大量降水。
夏季,梅里雪山的冰川大量融化,冬季则积累大量降雪,这种积雪的牢固性较弱。到了天气变暖时,冰川相对海拔低的位置会融化,由于支撑力和牢固性不足,常有大片冰雪从高处坠落。海拔较高的地方虽然不会融化,但因下方支撑力丧失,冰川运动时也容易引发雪崩。
即使一些登山者选择在冬季攀登,但卡瓦格博峰属于典型的海洋性冰川,其“活跃”特性仍为登山者带来极大挑战。不稳定的冰川和难以预测的自然问题,加上2000年后因宗教原因禁止攀登,使得卡瓦格博峰成为一座永远的处女峰。
曾经尝试攀登卡瓦格博峰的人
1987年,一支由中国和日本联合组成的登山队来到卡瓦格博峰。这支队伍资金雄厚,成员多有攀登8000米高山的经验。他们进行了为期两年的准备工作,包括对动植物、气象和地质学的考察研究。
1990年冬天,这支登山队开始攀登。他们建立了多个营地,最高到达海拔6200米。然而,雪山上的天气变化无常,登山队遭遇了持续的大雪、浓雾和雪崩灾害。在海拔6470米处,5名队员因暴风雪和气温骤降而迷失方向。
1991年1月4日清晨,登山队的17部对讲机突然全部失去联系。救援人员经过多日搜救,只能判断17名登山队员失踪。在雪崩现场,一片冷杉树林被齐刷刷折断,显示出雪崩的巨大威力。
1996年,日本京都大学登山队再次尝试攀登,但在面临登顶之际,气象台预报将有超过91年的降雪量的暴风雪来临。登山队被迫撤退,而就在他们撤离后,天气预报又显示未来将是晴好天气。这一系列事件为卡瓦格博峰增添了更多神秘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