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国老龄发展报告2024》:近四分之一老人有孤独感,心理健康问题亟待关注

创作时间:
2025-01-22 04:30:3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国老龄发展报告2024》:近四分之一老人有孤独感,心理健康问题亟待关注

12月18日,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老龄发展报告2024——中国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蓝皮书显示,我国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近四分之一的老人有孤独感。这一数据引发了社会对老年人精神世界的广泛关注。

01

老年人心理健康现状堪忧

蓝皮书指出,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据统计,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9.8%。在庞大的老年人群体中,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研究发现,城市老年人心理健康率仅为30.3%,这意味着超过三分之二的城市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

更令人担忧的是,随着年龄增长,心理健康问题呈现加重趋势。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中,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高达50%以上。专家指出,这与高龄老人身体机能下降、生活自理能力减弱等因素密切相关。

02

孤独感是首要问题

在众多心理健康问题中,孤独感是最为普遍的问题。蓝皮书显示,24.6%的老年人经常感到孤独。这种孤独感不仅源于子女不在身边,更与社会交往减少、兴趣爱好缺失等因素密切相关。

“子女工作忙,平时很少有时间陪我。虽然物质条件不错,但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72岁的张阿姨道出了许多老年人的心声。

除了孤独感,抑郁情绪也是老年人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研究发现,约15%的老年人存在抑郁倾向,其中寡居老人、患病老人和经济困难老人是高发人群。

03

专家解读:多重因素导致心理健康问题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伍小兰指出,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生理因素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衰退,慢性疾病发病率上升,这些都可能影响其心理健康状态。

其次,社会角色的转变也是重要因素。退休后,老年人从工作岗位退出,社会角色发生转变,如果不能很好地适应这种转变,就容易产生失落感和无助感。

此外,家庭支持系统的弱化也不容忽视。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家乡外出务工,导致“空巢老人”现象日益普遍。据统计,我国农村地区“空巢老人”比例已高达40%以上。

04

政策建议:构建全方位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针对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

首先,要建立健全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议在社区层面建立心理健康服务站,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定期为老年人提供心理疏导服务。同时,加强对基层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知识培训,使其能够在日常诊疗中及时发现并处理老年人的心理问题。

其次,要大力推动“互联网+心理健康”服务模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适合老年人使用的心理健康服务平台,提供在线心理测评、在线咨询等服务。这不仅能提高服务的可及性,还能突破地域限制,让偏远地区的老年人也能享受到优质的心理健康服务。

再次,要重视家庭在老年人心理健康中的重要作用。倡导子女多陪伴老人,加强与老人的情感交流。同时,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发展兴趣爱好,扩大社交圈,增强社会支持系统。

最后,要加强老年人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媒体、社区讲座等多种渠道,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老年人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消除对心理问题的误解和偏见。

05

实践探索:多方联动守护老年人心理健康

在政策建议的指导下,各地积极探索实践,形成了一些有益经验。

例如,北京市朝阳区探索建立“老年心理关爱点”,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专业社会组织为老年人提供心理关爱服务。目前,该区已建成100个“老年心理关爱点”,覆盖了全区所有街乡。

上海市则创新推出“老伙伴计划”,招募低龄健康老人作为志愿者,与高龄独居老人结对,定期上门探访,提供精神慰藉服务。这种“以老助老”的模式不仅缓解了专业服务人员不足的问题,也促进了老年人之间的相互支持。

在浙江杭州,当地开发了“银龄心理关爱”数字化平台,为老年人提供在线心理测评、预约咨询等服务。平台还设有“心灵驿站”板块,发布心理健康知识,帮助老年人学习自我调适方法。

06

结语:关注心理健康,让晚年生活更美好

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中国老龄发展报告2024》的发布,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让我们共同努力,关注老年人心理健康,为他们营造一个更加温馨、关爱的生活环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