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瓷器上的中国色彩:从五正色到“china”名片

创作时间:
2025-01-22 05:14:06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瓷器上的中国色彩:从五正色到“china”名片

近期,纪录片《了不起的中国颜色》引发关注,网络总播放量已超过3.8亿次。该片以中国传统色为切入点,展现颜色中的东方美学。说到中国传统色,你会想到什么?是歌词里的天青、诗句里的东方既白,还是古建筑上的朱红?中国的传统色彩,就融于日月山河的诗意里,蕴含着深厚的中华民族哲学意识和文化精神。天水碧、鱼师青、螺子黛……如果浪漫有排位,那中国传统色定是一骑绝尘的那位。

古人将自然的色彩糅于诗句里,运用于器皿织物中,流传后世。仅瓷器一脉上的中国传统色,已尽揽古典色彩美学精粹。3000多年来,中国瓷器的发展史从未间断,自然与人文在时光之树叶影斑斓处交汇,造就了千光万象的釉彩之美。瓷器的施釉绘彩,凝聚着古人体察万物的智慧,承载了中国人倾尽所有的审美表达。

早在战国时期,中国就有了正五色的概念:青白黄赤黑,东西中南北。五色的经纬,织出山与水。一曲《满庭芳·国色》唱尽华夏之美。在古代,烧出五颜六色的瓷器不是易事。《天工开物》中描述烧制瓷器需经72道工序,从选材到制胎,从釉彩到烧制,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细到毫厘。当中国传统色遇上瓷器,会碰撞出怎样的人间绝色?让我们从以下这些瓷器中寻找答案。

青:东方五正色之首

青是东方五正色之首,是介于蓝色与绿色之间的颜色。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义:“东方色也,木生火,从生丹,丹青之信言象然,凡青之属皆从青。”青,对应着东方,古人赋予“青”以“生”的意义,既有对生命开端的敬畏,更有对自然的尊崇。

古瓷中最有名的是宋代汝窑的天青釉色瓷(汝器)。天青因宋徽宗的审美,成为了宋瓷代表颜色之一。到了清乾隆时期,东青釉瓷盛极一时。东青是一种淡青色的青釉,又称冬青、冻青,据传为仿北宋东窑瓷釉而制,故称之为东青釉。东窑胎骨细致,釉色淡青,有深浅两种,近似“汝器”。

东青釉荷叶纹杯,釉色青绿淡雅,釉面光泽柔和。杯口形状像一张卷边荷叶,口边内外翻卷,清晰的叶脉纹透露出典雅灵气,仿佛令人置身荷塘月色下,举“杯”邀明月,看只此“青”绿,令人喜爱。

白:色彩中的基础色

白是一种只有亮度,没有色度的颜色。《说文解字》解释其为“西方色也”,《淮南子》著“色者,白立而五色成矣”。古人视白色为色彩中的基础色,殷商时期崇尚白色,它是当时高贵吉祥的颜色。

白釉是瓷器传统釉色之一,白瓷的诞生晚于青瓷。到了宋朝时期,定窑白瓷一度冠绝五大官窑。

磁州窑系白釉剔刻花卉纹枕,枕呈元宝形,前低后高,胎体黄白,施白釉。枕面剔花海棠形开光(开光是陶瓷绘画中的一种装饰工艺),四分隔装饰,作菊花纹。瓷枕是生活用具,最早始于隋唐,盛行于宋元,品种多样形式繁杂。陶瓷质地清凉沁肤,《本草纲目》记载,瓷枕“明目益睛,至老可读细书”。

黄:华夏先民最早认知的色彩之一

黄是华夏先民最早认知的色彩之一。《说文解字》中对其解释为“地之色也。从田从炗,炗亦声。”“地之色”即土地的颜色,炗(guāng)是光的古字,田地在光线照耀下所呈现的颜色为黄色。黄色在中华传统文化中象征着土地、权力。隋唐时期开始,黄色逐渐成为帝王的御用色,黄釉瓷也成为皇室的御用瓷。直到清代中期以后,黄釉瓷才逐渐走向民间。

在清代,随着氧化锑的引入,创烧出了呈色清新淡雅的柠檬黄釉,并发展成颜色釉的独立品类,时人称之为“西洋黄”或“洋黄”。

黄地粉彩蟠桃纹碗为柠檬黄釉,于大清雍正年制,底心绘粉彩折枝蟠桃纹,外壁饰印花阳纹“鹤桃”图,为贺寿佳品,寓意长寿祥瑞,是专为万寿节定制,存世罕见。

赤:原初先民最早膜拜的颜色

赤比朱红稍浅的颜色,泛指红色。“赤”最早见于甲骨文上,《说文解字》曰“赤,南方色也,从大从火。”赤是火的颜色,是原初先民最早膜拜的颜色。

古人对红色区分较细,如绛、赤、朱、丹、红等,同属红色但深浅略有差别。随着年代推移,“红”逐渐成为各种红色的统称。红色是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色,对于中国人而言,没有哪种颜色比红色更具共鸣,它代表了中国人的理想、信念和家园。

豇豆红是一种浓淡相间的浅赤色,康熙时期创烧的高温铜红釉,因色调如红豇豆般柔和悦目而得名,其中上乘者称“大红袍”或“正红”,多为宫廷御用的珍品。

豇豆红釉暗刻团螭纹太白尊是康熙豇豆红釉中常见的器型,器内壁和底部均为青白釉,腹部有三组暗刻团螭纹,器身小巧玲珑,它是文房用品中的水盂,古人盛水以备砚墨之用。豇豆红釉烧制难度大,又是专供宫廷御用,因而极为稀少珍贵。

黑:所有色彩的终点

黑是无光之色,是所有色彩的终点。《说文解字》曰:“黑,火所熏之色也”,是一种被烟火熏过的颜色。从新石器时代的黑陶,到水墨画、书法、陶瓷黑釉,再到历朝上玄下纁(xūn)的最高冕服(玄代表天,纁代表地),这抹神秘的黑色贯穿于千年历史中。

乌金釉创烧于康熙时期,其着色元素中除大量的铁外,还混有锰与钻,经高温还原焰烧而成,黑亮如漆,光可照人,常以描金装饰,极具高级感。

乌金釉描金团花纹胆瓶,乌金釉色深而透亮,描金团花错落有致,因器型如悬胆而得名。釉面凝重华贵,仿佛夜空一般静谧神秘,其描金团花错落有致,更增添了几分富贵精致。

施釉绘彩的瓷器是自然与人文交汇的结晶,凝结着人们的智慧与审美。在古代中外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中,中国瓷器占有着重要地位,它是外国语汇里中国的代名词——“china”,是历史悠久的“中国名片”。

生活中人们常说的“陶瓷”是陶器与瓷器的统称,两者在原料构造、烧制温度和施釉等方面都不尽相同。早在万年前的远古时代,我国便已有了陶器,制陶技术进步之后才有了瓷器,原始青瓷就是陶器向瓷器过渡的产物。陶与瓷在时空中交融,写就中华民族的辉煌史。

北流陶瓷。来源:玉林发布微信公众号

考古证据揭示,广西是中国陶器的摇篮之一,桂林甑皮岩的“陶雏器”见证了这一万年的工艺传承。北流是我国岭南陶瓷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自夏商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如今是中国四大日用陶瓷产区和出口基地之一。

唐宋时期,广西的经济文化繁荣空前,陶瓷生产步入黄金时代。从漓江之滨到北部湾畔,古窑址星罗棋布,见证了广西陶瓷的辉煌。它们不仅满足了本地需求,还扬帆海外,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商品。到了晚清民国,广西制陶业再创高峰,钦州坭兴陶独领风骚,它不仅在国内赢得赞誉,更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荣获1915年美国旧金山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和1930年比利时世界陶瓷展览的金奖。

钦州坭兴陶。来源:广西云客户端

广西的窑火从史前至现代,历经无数变迁,却始终燃烧不息,不断推陈出新。这正是“万年桂陶”的魅力所在,也是广西对世界陶瓷工艺的独特贡献。


大场面!广西的博物馆藏了个“乐舞团”丨“西”世珍宝·博物志①


没有电子支付,古人怎么买买买?丨“西”世珍宝·博物志②


广西这幅“简笔画”被誉为“无字天书”!壮族先民画画有多拼? 丨“西”世珍宝·博物志③


发糖了!古人的浪漫岂止亿点点|“西”世珍宝·博物志④


海丝朋友圈里,个个都是“显眼包”|“西”世珍宝·丝路特辑


知“食”分子集合!走,去看广西的“食尚”文物|“西”世珍宝·博物志⑥

阵容强大!博物馆“体育代表团”申请“出战”丨“西”世珍宝·博物志⑦


最gǐng “萌主”争霸!文物界花式总结亮点频出丨“西”世珍宝·博物志⑧

监制丨罗 锐 蒋晓伶
统筹丨陈丽婕 罗珊珊 李冬艳
文案丨苏文清
视频丨姚佳琪
美编丨吴家州 张玥 冯善伟 | 实习生 蒋宇辰 陈凯娟 蓝芳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