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高烧脱水,口服补液盐来帮忙
儿童高烧脱水,口服补液盐来帮忙
在寒冷的冬季,儿童高烧和脱水问题是许多家长头疼的事情。当孩子发烧时,身体会出现出汗、呼吸加快等症状,导致体内水分迅速流失。如果不能及时补充水分,很容易出现脱水,表现为口渴、口唇干裂、尿量减少、精神萎靡、眼睛凹陷、皮肤干燥等症状。更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导致热性惊厥、心脏肾脏负担加重、全身代谢紊乱等。
面对这种情况,很多家长会感到焦虑不安,不知道该如何正确补水。其实,口服补液盐是一种科学有效的补水和电解质补充工具,能够在孩子发烧、腹泻导致脱水时发挥关键作用。
口服补液盐的作用机制
口服补液盐(Oral Rehydration Salt,缩写为 ORS)是一种含有电解质和葡萄糖的水溶液。其成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配方而定,主要包括氯化钠、氯化钾、柠檬酸钠和葡萄糖。这种科学配比能够帮助身体更长时间保持水分,快速补充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维持体内环境的稳定。
具体来说,口服补液盐通过以下机制纠正脱水和电解质失衡:
葡萄糖吸收:ORS中的葡萄糖促进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载体的活性,该转运载体位于小肠上皮细胞中。这种转运载体将葡萄糖与钠离子一起从肠腔转运到肠细胞中,从而导致钠、水和葡萄糖的吸收。
钠吸收:钠离子是ORS中的主要正离子。它通过钠-钾泵和钠-氯化物共转运载体从肠道吸收。葡萄糖吸收通过增加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载体的活性而增强钠吸收。
水吸收:ORS中的水分跟随钠离子从肠道吸收。钠离子吸引水分子,形成一个渗透梯度,导致水从肠腔转移到血液中。
钾吸收:ORS中的钾离子通过钾-氯化物共转运载体从肠道吸收。葡萄糖吸收也可以通过增加钾-氯化物共转运载体的活性而增强钾吸收。
酸碱平衡:ORS中的柠檬酸钠是一种碱性化合物。它有助于纠正酸中毒,这是严重脱水的一个常见并发症。
儿童使用口服补液盐的具体方法
目前,国内常用的口服补液盐主要有三代产品,其中第三代口服补液盐(ORSⅢ)是最新改良版本,具有更低的渗透压,更适合儿童使用。使用时,需要将一包ORSⅢ溶解于250毫升温开水中,随时口服。
具体用量可以按以下方法计算:
- 按体重计算:mL = kg × (50~75),4小时内服完
- 或按年龄估算:
- 小于6个月:每次50mL
- 6个月-2岁:每次100mL
- 2-10岁:每次150mL
- 大于10岁:随意饮用,少量多次
需要注意的是,口服补液盐需要间断、少量、多次服用,不能在短时间内大量饮用,否则会增加胃肠负担,加重呕吐或腹泻病情。开始服用时可能发生恶心呕吐,但多为轻度;此时可分次少量服用。如是患儿,可以每2~3分钟喂1次,每次10~20mL。若患儿呕吐,停10分钟后再喂,但要喂得慢些。
使用注意事项
配置好的溶液可以保存24小时,应注意避免污染,盛放容器建议加盖后放入冰箱冷藏保存。
建议口服补液盐温服,需要时隔水加热,不能直接添加热水。
不能添加糖、牛奶、果汁等来溶解口服补液盐,浓度不合适可能会影响渗透压从而影响补液功效。
密切观察病情,若患者症状不见好转或出现下列任何一种症状,应及时就医:
- 腹泻次数和量增加
- 不能正常饮食
- 频繁呕吐
- 发热
- 明显口渴
- 粪便带血
口服补液盐 vs 其他补水方式
与其他补水方式相比,口服补液盐具有明显的优势:
- 比普通水和碳酸饮料更能长时间保持水分
- 比静脉输液和鼻胃管更安全、经济、易用
- 适用于轻中度脱水,严重脱水需就医
但是,口服补液盐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况。对于严重脱水的患者,可能需要静脉补液;对于无法自行吞咽或进食的患者,可能需要鼻胃管。因此,在使用口服补液盐时,家长需要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如果发现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总之,口服补液盐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补水工具,能够帮助孩子快速补充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维持体内环境的稳定,从而加速康复进程。家长们在面对孩子高烧脱水的情况时,不妨试试口服补液盐这一神器,为孩子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