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政变镇压戊戌变法,袁世凯告密并非主因
慈禧政变镇压戊戌变法,袁世凯告密并非主因
1898年9月21日清晨,慈禧太后悍然发动政变,将光绪皇帝从被窝里拉起来一顿臭骂,然后软禁于中南海瀛台。随后便宣布废除新法,封锁北京城,全城搜捕维新派人士。政变直接宣告了6月11日开始的戊戌变法的失败,政变后维新人士逃的逃,被抓的抓、杀的杀。而在戊戌变法中曾被光绪皇帝委以重任的袁世凯不仅全身而退,事后还不降反升,得到慈禧太后的器重。人们纷纷认定是袁世凯的告密导致戊戌变法失败,然而真相并非如此,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变法背景
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因为它从开始到失败只有短短的一百零三天。但变法失败的原因是多重因素合力导致的,与当时中国的社会背景也息息相关。
1894年,日本在甲午战争中击败清朝,随后在1895年迫使清朝签订《马关条约》,这一系列事件极大地冲击了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在这种背景下,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开始积极倡导变法图强。
1897年,德国租借胶州湾的事件进一步推动了变法运动的发展。光绪皇帝接见了康有为等人,表示不愿做亡国的君主,下令让康有为等筹办变法。变法团队正式组成,变法即将正式开始。
变法历程
维新派在政治上精简机构、任用新人、仿旧制欲单独成立维新机构等,这些举措直接戳中了保守派的痛处,严重损害了他们的利益。维新派的变法推行,招致保守派的强烈反弹。
保守派根基雄厚、势力庞大、掌握实权,而维新派多是并无多少实权的官场清流。保守派官员们纷纷向慈禧太后告御状,要求处死康有为、梁启超,停止变法,垂帘听政。
维新派的变法,除了损害了保守派官员的利益,也让慈禧极为不满。对于亲手将光绪皇帝扶上位的慈禧,这位皇帝此前对她是言听计从、唯唯诺诺,自从在康梁等人的支持下开始实施变法后,忤逆不断,越来越难以控制。
光绪皇帝面对追随自己变法的这些在政治上幼稚、清谈上无敌的官员,一阵无力感油然而生。思来想去,他决定铤而走险,即以非常手段打击保守派,继续推行变法。
擒贼先擒王,掌握军队拿下慈禧,才有可能成功破局、反败为胜。于是康有为将自己的粉丝袁世凯引荐给了光绪帝。
变法结果
面对重重困局,光绪帝下定决心放手一搏。在手下头号“大将”康有为的极力推荐下,光绪帝于紫禁城召见了直隶按察使袁世凯。
直隶按察使是三品官员,主管直隶省司法,但袁世凯的专职工作是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军。袁世凯是支持维新变法的,而且手握七千新军,是实行政变、软禁慈禧太后的最佳人选。
袁世凯虽然在思想上接近维新变法,但他并不是一个彻底的有新思想的人。袁世凯是河南人,官宦世家,祖上是淮军将领,从文不成后改为从武,被清政府派驻朝鲜。在朝鲜发迹后,被背锅侠李鸿章赏识,举荐到天津小站训练新军。官宦世家,自然是计较利益得失的。
在宫廷、官场浸淫多年的慈禧太后,称之为千年的老狐狸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历经大半生血雨腥风,慈禧太后的政治嗅觉何其敏锐,在9月18日谭嗣同夜访袁世凯后,9月21日清晨慈禧太后即毫不拖泥带水的发动政变。
光绪皇帝还在龙床上做梦,慈禧太后已气势汹汹的冲进来,拉起光绪后唾沫星子一顿输出。可怜光绪还处于半梦半醒一脸懵的状态,而且也没有唾面自干的修为,就被关进中南海瀛台了,直接剥夺自由权利终身。
紧接着慈禧下令封锁京城,全城追捕维新派人士,同时宣布废除新法,重新训政。得知政变的袁世凯当即吓得魂飞魄散,看来光绪帝的话还是厉害,朕说未来是你的,你就不可能提前去见你太奶。
进退两难的袁世凯来回衡量、盘算,如果不坦白,谭嗣同一旦招供,自己是百口莫辩。反复权衡下,袁世凯面见自己的顶头上司直隶总督荣禄,选择坦白从宽。
得知光绪要软禁自己的慈禧太后瞬间血压飙升,这直接导致了对待维新官员的从严处置。最终,戊戌六君子被斩首示众,其余关的关、流放的流放。作为早期群主和管理员的康有为、梁启超师徒二人,见势不妙早已远遁海外。
所以戊戌变法的失败是多原因导致的,如保守派的强大、变法举措过于激进、维新派在政治上的不成熟等等。袁世凯的告密只是加重了对维新官员的处罚。虽然变法失败了,但戊戌六君子以他们的鲜血激励着后来敢于奋起反抗的革命志士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