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森林中的绿色建筑:一种新型的可持续居住方式

创作时间:
2025-01-22 05:02:0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森林中的绿色建筑:一种新型的可持续居住方式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绿色建筑已成为建筑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特别是在森林环境中,绿色建筑不仅能够提供舒适宜居的生活空间,更能在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将探讨森林绿色建筑的特点、关键技术及其发展前景。

01

森林绿色建筑的兴起

建筑领域是我国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主要领域之一。据统计,我国建筑全过程能耗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45%,碳排放占全国排放总量的50.6%。在“双碳”目标的推动下,绿色建筑迎来了快速发展。截至2023年年底,全国城镇累计建成绿色建筑面积约118.5亿平方米,获得绿色建筑标识项目累计2.7万余个,2023年新建绿色建筑面积占城镇新建建筑面积的94%。

在森林环境中,绿色建筑的意义更为重大。它不仅要满足居住需求,更要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最小化影响。这种设计理念正在引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让更多人享受到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

02

森林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

森林绿色建筑的核心在于将建筑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下是一些关键的设计理念:

1. 绿化设计

将自然元素融入建筑是森林绿色建筑的重要特征。例如,澳大利亚墨尔本的像素大楼(Pixel Building)在屋顶建造以当地原生物种为主的节水型花园,不仅增强了生态多样性,还起到了过滤雨水、隔热保温的作用。

2. 适应自然地形

新西兰的Matagouri住宅项目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该项目位于新西兰壮观的群山之下,为了与周边的环境和谐相处,建筑被“放置”在自然起伏的地形之上,其形态也随地形的起伏而呈现高低变化。设计通过本土材料和植物在人工建筑与自然景观之间形成了过渡,创造了绝佳的观景视野。

3. 使用可持续材料

选择可持续来源的木材或其他天然材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美国蒙大拿州的Silhouette House主要采用道格拉斯冷杉木材建造,包括门窗系统,使用能够滑动和调节的百叶来控制视线、隐私和光线。这些木材采购于当地的供应商,不论是材料还是运输,都减少了碳排放,尽可能地实现了可持续性。

4. 能源自给自足

利用可再生能源实现建筑的能源自给自足。新加坡的绿洲酒店(Oasia Hotel Downtown)设置了270台风力涡轮机,以及可以有效减少制暖和制冷的能源消耗的双层透明幕墙,这些设计可以让大厦相比同类建筑减少能源消耗量21%,减少用水量52%,平均每年可以节省55万美元的能源成本。

03

关键技术支撑

森林绿色建筑的实现离不开一系列关键技术的支持:

1. 可再生能源利用

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在森林绿色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例如,巴林世界贸易中心在建筑结构中内置风力涡轮机,每年为建筑自身提供120万kWh的电力,约占大楼全部能源需求的11%~15%,相当于300个家庭一年的用电量。

2. 节能设计

通过优化建筑结构和系统设计,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例如,泰国的PPHouse项目通过通风砖、绿化和庭院设计,有效减少了建筑对能源的依赖,保持了舒适的室内环境。

3. 水资源管理

森林绿色建筑注重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例如,澳大利亚的像素大楼采用节水型花园设计,同时设置复杂的水循环系统,实现水资源的自我供给。

4. 绿色屋顶和墙面

绿色屋顶和墙面不仅能改善建筑的热工性能,还能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新加坡绿洲酒店的绿色容积率高达1100%,其外部有一个红色多孔铝板搭建的网状外壳,外壳上长满了21种不同种类的攀缘植物,既为鸟类和昆虫提供食物和生存空间,也为附近的城市居民打造了独特的生态居住体验。

04

政策支持与发展前景

国家对绿色建筑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明确,到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全面建成绿色建筑。各地也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例如,河北省雄安新区、上海市嘉定区等地率先建成“光储直柔”建筑,探索不同场景的系统方案。

森林绿色建筑作为绿色建筑的重要分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它不仅能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更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持续支持,森林绿色建筑必将成为未来居住方式的重要选择。

05

结语

森林绿色建筑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支撑,为人类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居住方式。它不仅能够改善居住环境,提升生活质量,更重要的是,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平台。这种建筑方式的推广和应用,必将为全球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