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设置手机专区、限制使用时间……专家支招防孩子沉迷网络

创作时间:
2025-01-22 08:04:5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设置手机专区、限制使用时间……专家支招防孩子沉迷网络

暑假已至,孩子们有了更多的空闲时间。如何让孩子科学安全地使用电子产品,如何防范沉迷网络等,也成了家长越来越关注的话题。那么,到底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合理使用手机,健康上网呢?

手机如何合理使用?

01 在家里设置“手机专区”

父母可以跟孩子商量,互相监督使用手机情况。孩子放学或者父母下班后,统一把手机放在一个地方。真的必须要使用手机的话,需要向对方提出申请。

02 父母少在孩子面前玩手机

没有一个孩子喜欢父母在陪自己的时候经常被手机打扰。建议父母少在孩子面前使用手机。比如可以趁孩子睡觉或者写作业时,发完所有该发的短信和邮件。在陪孩子出去玩或者家庭晚饭时间,最好把手机收起来。

03 别把手机作为哄孩子的工具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一岁以下的孩子不应该有任何接触屏幕时间,包括电视、影片,以及玩电脑游戏;而两至四岁的孩子每天最多一小时,愈少愈好。

04 家长应做好“把关人”

网络上的信息鱼龙混杂,对于没有辨别能力的孩子们来说,家长更应该扮演好“把关人”的角色。

05 多陪孩子参加户外活动

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去呼吸新鲜空气的同时,也能让他的精力得到充分释放。当孩子在真实世界里得到了快乐,哪有心思会沉迷于电子产品呢?

06 睡前1小时不接触电子设备

每天晚上睡前使用手机会干扰睡眠质量。睡前使用手机会抑制人体褪黑激素的分泌,从而减少深层睡眠的时间。

家长、孩子应该如何做?

一 对于孩子:争做文明小网民

  1. 健康上网

把网络作为获取知识的园地,不在互联网上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不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过度娱乐。

  1. 文明上网

正确处理上网与学习的关系,不信谣不传谣,不编发未经证实的信息。

  1. 绿色上网

熟悉上网的安全通道,不进垃圾网站,不沉迷于网络游戏,不随意加入陌生的Q群。

  1. 安全上网

不随意泄露姓名、年龄、学校或家庭地址、电话号码等个人信息。不轻信无故获奖、欠费、优惠套餐等信息。不随意网购,不轻易向对方付款或提供银行卡密码,警惕网络诈骗。

二 对于家长:扮演好“把关人”的角色

  1. 多陪伴,重监督

家长要多关注青少年生理、心理状况和行为习惯,加强对青少年的陪伴。合理安排青少年放学后和节假日生活,多带领青少年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营造良好家庭氛围。积极履行家长的监护职责,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等不良行为。

  1. 常沟通,善引导

家长要常与青少年进行沟通交流,用倾听、尊重、接纳等方式解决与青少年之间存在的沟通障碍,与青少年建立和谐融洽的亲子关系。及时了解青少年的上网情况,清楚其“数字轨迹”,为青少年提供恰当的引导与教育,引导青少年合理安排上网时段时长,不将网络当作精神寄托。

  1. 作表率,树榜样

家长要以身作则,提高自身的网络素质,清醒认识网络这把“双刃剑”,合理利用互联网,自觉远离“低层次”网络信息。要做适度娱乐的榜样,适度使用网络产品,不做“低头族”“手机党”,不做家中游戏“推广者”“代言人”。

事实上,为增强青少年自觉抵御网上不良信息的意识,团中央、教育部、文化部、国务院新闻办、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全国少工委、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向全社会发布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公约内容如下:

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孩子已成为互联网使用的主要参与者。作为新时代学子,要做到科学、文明、健康地使用互联网,提升网络安全意识,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拒绝沉迷,健康上网。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