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歌唱家郭兰英:从《白毛女》到创办艺术学校
人民歌唱家郭兰英:从《白毛女》到创办艺术学校
郭兰英的艺术生涯跨越了六十多个春秋,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她几乎将所有的精力都倾注在了歌唱事业上。她的歌唱风格独具特色,在中国歌唱艺术的历史上,她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对于郭兰英而言,最令人难忘的和最重要的作品,非《白毛女》莫属。在《白毛女》之后,郭兰英陆续参演了许多歌剧,事业也随之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她的表演总是充满激情和感染力,每一个角色都充满了生命力和真挚的情感,让观众深受感动。
电影《上甘岭》即将上映时,电影制片方邀请了多位民歌歌唱家试唱主题曲《我的祖国》,但始终未能找到满意的声音。这时,词作家乔羽向导演推荐了郭兰英。
当郭兰英站在试音间,她那清澈而动人的嗓音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她的演唱充满了深深的爱国情怀,让每个人都感受到了她与这首歌之间的深厚联系。
《 小二黑结婚 》饰演小芹
这要从郭兰英的个人经历说起,因为她前半生的命运与新中国的命运紧密相连,加入革命队伍后,她才摆脱了过去的苦难生活。那时的郭兰英,甚至只认识繁体字,对简体字一无所知。在不断的进步中,她从一个“不识字的艺人”逐渐转变为一名革命文艺工作者。
此后,这首歌迅速走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使郭兰英的艺术生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她为事业付出了太多,在一次慰问演出的旅途中,郭兰英因环境恶劣和过度劳累,不幸失去了腹中的孩子。
更不幸的是,医生告诉她,由于这次流产造成的身体损伤,她将再也无法怀孕。与此同时,丈夫方浦东的父母也无法接受郭兰英无法生育的事实,他们要求方浦东与她离婚。
为了不让丈夫和家庭陷入困境,郭兰英主动提出离婚,尽管方浦东极力挽留,但两人的婚姻最终还是走到了尽头。
离婚后的郭兰英,曾感到孤独和无助,但她始终没有放弃对艺术的热爱和对祖国的深情。
她曾用那激昂动人的嗓音,将许多经典革命歌曲演绎成了历史的回响。她对周恩来总理的深厚感情,也成为她艺术生命中永不褪色的一部分。
在周总理诞辰110周年的纪念晚会上,郭兰英演唱了经典歌曲《绣金匾》。一时间,听众们的记忆仿佛回到了过去,曾经,在周总理逝世的时候,她也唱过这首歌。郭兰英的深情和敬意让她作出了一个重要的改变,她将原本的歌词修改为“绣周总理”,并且在唱到“三绣”时,特意放慢了节奏。
全场观众被这一句深情的唱词震撼,热泪盈眶,感动之情无法言喻。郭兰英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依然激动万分。
那天排练时,她仍然唱的是原版歌词,但回家后的她心潮澎湃,满怀对周总理的无尽怀念。她决定将歌词加上了“绣周总理”,以此表达自己对这位伟大人物的深切敬意和怀念。
对于郭兰英来说,周总理是她心中无可替代的崇高象征。无论是歌词的修改,还是演唱时的深情,每一个音符都承载着她对周恩来总理的感恩与敬仰。
所以,当时隔多年,年近八旬的郭兰英依旧活跃在舞台上,当她在纪念周总理的晚会上再次演唱《绣金匾》时,她已经无法抑制内心的激动和悲伤。演唱完毕,她由工作人员搀扶着走下舞台,身体虽然衰老,但她对周总理的怀念和敬仰却如涓涓细流,永不枯竭。她坦言,尽管《绣金匾》这首歌已经表达了她的情感,但她知道自己对周总理的怀念永远也无法完全“绣完”。只是因为曾经,她和周总理有过面对面的交谈,总理曾经一直关注着中国歌舞剧院的演出,也知道她在排练中受伤的消息。当她的伤情严重,周总理宽慰她,就算离开舞台,她的人生,也是有意义的,她还可以把这些艺术传承下来,传给下一代。
上了年纪的郭兰英后来因为身体原因,不得不放弃了舞台,她谨记周总理的嘱托,和丈夫决定离开北京,将全部家产出售,举家迁至广东。在那里,他们远离了都市的喧嚣,创办了一所艺术学校,校园生活带给了他们简单而宁静的幸福。
在学校的日常工作之余,两人享受着朴素的乡间生活。一次,他们二人听到《梁祝》,不禁情绪波动,这种深刻的感触让郭兰英感慨人生的无常,也让她更加珍惜与丈夫共同生活的每一天。
正因为如此,她希望丈夫和自己都能拥有健康的身体,度过平静而充实的晚年生活。家门前有一块荒地,为了锻炼身体,他们决定将这块地开垦出来,种植蔬菜,这样的话简直是一举两得。
郭兰英亲自挑选工具,清理杂草,翻松土壤,种上了西红柿和辣椒等蔬菜,短短数日间,原本荒凉的土地变得生机勃勃。此后,劳作成了两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每天清晨或傍晚,他们都会来到菜地里忙碌,挥汗如雨的同时,也感受到身体的舒展和力量的回归。随着时间的推移,郭兰英惊喜地发现,自己的腰也不疼了,每日的劳作更是让她感受到一种久违的轻松和满足。
这样美满和知足的生活,终究没有持续太久。郭兰英的丈夫万兆元,终究还是先于郭兰英而离世,留下了这个女子一人感受着生活的孤独,令她陷入深深的困境。
身体和心灵都在逐渐走向衰弱,郭兰英四处求医,求助了一位老中医,中医细致诊断后,建议她通过每日穴位保健来调养身体。从此,每天清晨醒来后,郭兰英都会按照老中医的嘱咐,用双手交替按摩脚底的涌泉穴。
坚持数日后,她的身体状况逐渐改善,精神也慢慢恢复了生机。
从此以后,她便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空时会探索中医理论和养生知识,从书店购买相关书籍,学习按摩穴位的方法。这是她自己的养生之道,也是她老年时期的兴趣所在。
不仅如此,她还将这一发现分享给了身边的朋友,多年来,通过中医养生的调养,郭兰英的身体日渐强健,而心态也愈发豁达,越活越年轻。
如今,郭兰英已经有93岁的高龄,虽然她无儿无女,孑然一身,但是她有着自己的追求,并不会经常感到寂寞。生与死之间,自从丈夫离世以后,她已经渐渐地放下了,找到了一种真正让自己感到舒适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