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闽侯县:古村落里的历史密码
探秘闽侯县:古村落里的历史密码
闽侯县,素称“八闽首邑”,位于福建省福州市西南侧,拥有2000多年的历史。这片土地不仅见证了福建政区建置的开端,更孕育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闽侯县的古村落,如同一部部活生生的历史教科书,记录着这片土地的沧桑变迁。
徐家村:明清建筑的活化石
徐家村古村落坐落于福州市闽侯县荆溪镇甘洪路以南,建筑风格跨越了明、清至民国时期,是这一地区传统建筑最为集中和丰富的区域。古时,这里荆花盛开,因而被誉为“荆山”,这一美名至今依然流传。
目前,徐家村已成功打造出全新的古村落风貌区,修缮了16栋古厝,总修缮面积约13800平方米。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如“三落排”和“十三厝”是不可移动文物点,展现了独特的合院式民居风格。这些建筑雕梁画栋,气势恢宏,蕴含着丰富的历史、艺术、社会和文化价值,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学习与体验。
侯官村:千年古县的见证者
侯官古村落拥有悠久的历史,唐代时期曾为县治所在地,其前身为唐代的“候官县”。唐武德六年设立候官县,历经166年,因水灾严重于唐贞元五年迁至现址。尽管名称有所变化,但其文化底蕴却愈加深厚。
如今,位于闽江西岸的侯官古村依旧风韵犹存,城隍庙、镇国宝塔、龙台石塔等古迹见证着这片土地的千年历史。镇国宝塔始建于唐武德年间,重建于五代时期,旨在镇压水妖,保护村民安全。城隍庙有着1300多年的历史,整体建筑古朴典雅,布局严谨,成为当地重要的文化和宗教中心。此外,村内还保留了不少民国时期的中西合璧建筑,展示了丰富的历史交融与变迁。
塘里村:畲族文化的活标本
塘里古村落位于闽侯县廷坪乡深山之中,是该乡唯一保留的少数民族(畲族)特色古村落。村落依山而建,临水而立,古朴而精致,老建筑得以完好保存,展现出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生活方式。
塘里村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教育机构前来开展写生、摄影等活动,溪流中的嬉戏更是让人流连忘返。这里不仅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有丰富的民俗文化,村民们热情好客,常常邀请游客参与他们的传统节庆活动,体验地道的畲族风情。
厚美村:书香门第的传承地
厚美村位于闽江南岸的福州大学城,文化底蕴深厚,自古读书风气盛行,曾有私塾环翠楼,留下了陈若霖、林则徐、张元奇等历史人物的足迹。张大本家族更是“一门五举人”的佳话,彰显了厚美村的教育传统和文化传承。
厚美村至今保留有大本厝、三厝里、环翠楼等清代古建筑,古建筑群落的布局和风格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文化氛围。电视剧《台湾第一巡抚刘铭传》及电影《少年侯德榜》等在此取景,进一步提升了村落的知名度,吸引了更多游客前来探访。
南洋村:宗族文化的活化石
南洋村位于闽侯县竹岐乡深山中,历史悠久,已有600多年,入选福建省第三批传统文化村落。村落四面环山,保存有上下佛塔、百年观音阁等明清古建筑,散落着许氏、阮氏、林氏等宗祠,展现了丰富的宗族文化和历史传承。
走进南洋村,千年古榕树与百年银杏相互辉映,守护着这个宁静美丽的村落。阮氏祠堂曾出过举人,现已改建为家风家训馆,传承着淳朴的家风,推动乡风文明的发展。村民们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积极弘扬传统文化,使得南洋村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
旅游攻略:如何玩转闽侯古村落
要深入体验闽侯县古村落的魅力,合理的行程规划必不可少。以下是一份实用的旅游攻略:
交通指南:
- 自驾:导航至各古村落即可,闽侯县内交通便利。
- 公共交通:可乘坐地铁2号线至苏洋站,再转乘公交768路至各景点;或乘坐32路、518路等公交线路。
住宿推荐:
- 闽越水镇:位于竹岐乡闽越水镇内,融合闽式民居与现代设计,环境优美,设施齐全。
- 福州安嘉悦酒店:位于闽越水镇内,古香古色的装饰风格,窗外花园景色美不胜收。
游览建议:
- 徐家村:重点参观“三落排”和“十三厝”,感受明清建筑的精美。
- 侯官村:游览城隍庙和镇国宝塔,了解千年古县的历史。
- 塘里村:参与畲族民俗活动,体验独特的民族风情。
- 厚美村:参观大本厝和环翠楼,感受浓厚的书香气息。
- 南洋村:游览宗祠和古建筑,了解宗族文化。
美食推荐:
- 闽越水镇:肉燕、百饼园、葱饼、元宵等福州特色小吃。
- 古村落周边:可品尝当地农家菜,体验地道闽南美食。
注意事项:
- 保护古迹:参观时请勿触摸或损坏古建筑,文明游览。
- 尊重民俗:参与民俗活动时,请尊重当地文化和习俗。
- 安全第一:部分古村落地形复杂,请注意行走安全。
闽侯县的古村落,如同一颗颗散落在八闽大地上的明珠,它们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诉说着动人的故事。漫步其中,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车马慢、时光慢的年代。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古村落,探寻它们背后的历史密码,感受那份独特的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