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59%国人存在失眠,中医:可能是身体在求救

创作时间:
2025-01-22 05:19:2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59%国人存在失眠,中医:可能是身体在求救

“失眠,可能是身体多个重要器官发出的求救信号。”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保康医院国医堂睡眠医学专家、第八代苗医传承人梁峰在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采访时如是说。这一观点为我们认识失眠提供了新的视角。

01

失眠背后的健康隐患

《2024中国居民睡眠健康白皮书》显示,我国居民整体睡眠质量欠佳,平均夜间睡眠仅6.75小时,59%的人存在失眠症状。失眠不仅影响生活质量,更可能带来严重的健康隐患。

最新研究揭示了失眠与身体健康之间的密切关系。《Cell》期刊发表的一项研究首次描述了在非快速眼动(non-REM)睡眠期间,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脑血流和脑脊液之间紧密同步的振荡现象。这种振荡驱动了大脑的“清洁”过程,清除包括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的蛋白质,如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而助眠药可能干扰这一过程,带来健康隐患。

梁峰指出,失眠至少有五大危害:

  1. 影响认知功能:注意力下降,记忆力减退,增加车祸和生产事故发生率,降低工作效率,影响生活和婚姻质量;
  2. 加速衰老:增加心脏和血管负荷,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3. 削弱免疫力:易感冒,癌症发生率增加;
  4. 引发不适症状:头痛、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记忆障碍、疲倦、注意力不集中等;
  5. 增加自杀风险:失眠是导致自杀倾向的危险因素。对儿童而言,睡眠不足还会影响身体成长发育。
02

失眠是身体的求救信号

梁峰表示,不同表现的失眠,可能是身体不同器官出现问题的信号。根据中医理论,失眠可以分为五种类型:

  1. 肝血不足型:表现为烦躁、入睡困难、心悸不安、头目眩晕、咽干口燥,提示肝脏和心脏可能存在问题;
  2. 心胆气虚型:表现为难以入睡、胆小怕事、心慌不安、多梦易惊,提示心脏和胆腑可能异常;
  3. 心脾两虚型:表现为入睡后多梦、易醒、浑身乏力、面色淡白或形体消瘦,提示心脏和脾胃可能失调;
  4. 痰火扰心型:表现为心烦难以入睡、胸闷脘痞、泛恶嗳气,提示体内痰湿太盛,影响心脏功能;
  5. 心肾不交型:表现为心烦不眠、入睡困难、多梦、耳鸣、腰酸,提示心脏和肾脏协调机制可能失衡。
03

中医特色疗法:从“履蛋法”到整体调理

梁峰介绍了多种中医特色治疗方法,其中最具特色的是苗医“履蛋法”,又名“滚蛋法”。具体操作是取鸡蛋数枚,煮熟后去壳除黄,放入银戒指1枚,用毛巾包裹,在患者身上来回滚动。这种方法在苗医中常用于诊断疾病的性质、程度和预测疾病的转归。

除了“履蛋法”,中医还有多种治疗失眠的方法:

  • 穴位按摩:通过按摩睛明、印堂、太阳、百会、神门、足三里等穴位,调节气血,安神助眠;
  • 耳穴压豆:选取心、脾、神门、皮质下等穴位,使用王不留行籽压丸,每5日一次,两耳交替;
  • 穴位贴敷:将首乌藤、酸枣仁、肉桂、远志等中药研末,加陈醋调匀成膏状,贴敷于三阴交、涌泉、心俞、肾俞等穴位;
  • 推拿疗法:包括抹额、搓手浴面、拍打足三里等自我推拿方法。
04

调整生活方式,改善睡眠质量

梁峰建议,对于偶尔的失眠,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改善:

  1. 优化睡眠环境:使用遮光窗帘,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45%-50%),选择合适的枕头和床垫;
  2. 睡前习惯:避免使用手机,减少蓝光暴露;睡前少喝水,防止夜间上厕所;
  3. 放松身心:通过深呼吸、数数等方式帮助入睡;
  4. 规律作息:尽量定时睡觉,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如果通过上述方法自我调整仍无法缓解失眠,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治疗。切忌自行服用安眠药,以免干扰大脑的自然清洁过程,带来健康隐患。

失眠不是小事,它可能是身体多个重要器官发出的求救信号。及时关注睡眠质量,采取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法,有助于预防疾病,维护身体健康。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