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国小江南”杨柳青:四大文化孕育千年古镇
“北国小江南”杨柳青:四大文化孕育千年古镇
“先有杨柳青,后有天津卫”。杨柳青,这座千年古镇,在历史的长河中悠悠前行,沉淀下深邃厚重的文化底蕴,是天津重要的文化名片。这里不仅有商贾云集、漕运繁忙的历史记忆,还有独具特色的杨柳青年画艺术,以及名流雅士留下的博学雅韵。经济、社会、文化、工艺多点开花,使得杨柳青成为了一颗璀璨的文化明珠。如今,杨柳青古镇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城市,但它仍然保留着许多古老的建筑和传统文化。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镇,杨柳青古镇文化多元且璀璨,有京杭大运河杨柳青段承载的运河文化,莲年有余年画彰显的年画文化,还有石家、安家大院及如意大街展现的大院文化以及开拓津疆军营商史为代表的“赶大营”文化,附近还有文昌阁、普亮宝塔等历史遗存。
京杭大运河横穿杨柳青古镇,运河流水潺潺,两岸杨柳依依,一派江南景象,所以杨柳青古镇又有“北国小江南”的美誉。杨柳青古镇因运河而繁荣,流经杨柳青的南运河更是漕运的转运的必经之地。昔日,繁忙漕运千帆竞发,人口频繁流动,南北文化交融,使得杨柳青经济昌盛,也推动了当地文化的极大发展,成为中国北方民间艺术集散地,孕育出了中国四大木版年画之首的杨柳青年画、剪纸等民间艺术。
杨柳青木版年画起于宋代、兴于明代、盛于清代乾隆年间。2006年,杨柳青年画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古镇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精美的木版年画。杨柳青木版年画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构图饱满,寓意吉祥,雅俗共赏。它采用刻绘结合的手法,刻工精美,绘制细腻,人物生动,色彩典雅。它是中国年画艺术的代表,在中国民间文化和天津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在杨柳青古镇,石家大院无疑是极具代表性的古建筑群典范。它展现了典型的北方民居风格。尤其是园内的戏楼,作为国内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封闭式民宅戏楼,它见证了众多戏曲表演的辉煌。安家大院也是古镇重要的历史建筑,主人安文忠是杨柳青赶大营的第一人。它建筑美观,同时也诉说着“三千货郎遍天下,百艺进疆一时盛”的赶大营往事。
古镇上最热闹的地方当属如意大街了,全长大约800米,有一横一纵两条主街,相连相生。横街主要经营泥人张彩塑和杨柳青年画等主打产品的商铺,还有一些如翡翠、紫砂、瓷器、特产、团扇、古董和文玩等非遗礼物的特色商铺分布其间,街内音响声、叫卖声喧嚣嘈杂。纵街是“舌尖上中国”特色一条街,也是杨柳青的特色,这里的口号是“汇集八方特色,尝遍人间百味”。
漫步于这座弥漫着历史韵味的古镇,青石板路蜿蜒向前,古色古香的建筑错落有致。此外,古镇的各个角落还活跃着许多传统的手工艺人,他们代代相传着古老而精湛的技艺,剪纸艺术精湛,绘制的年画鲜活灵动。在这里,游客们不仅能近距离亲眼目睹这些传统手工艺诞生的奇妙过程,感受匠人们的专注与执着,兴致所至时,还能在艺人手把手的教导下,亲手尝试操作一番,让自己也融入这传承的脉络之中。
杨柳青,在一些人的眼里,也许只是一个古镇。但是作为千年古镇,悠长绵亘的历史内蕴使其厚重深远。在这里,你不仅可以深入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还可以亲身感受古镇的生活气息和民俗风情,也可以找到那些被岁月遗忘的美好和感动。穿梭于古旧街巷,看传统手艺人飞针走线、精雕细琢,听茶馆里传出的悠悠唱腔,那些旧时光的韵味,悄然在心底晕染开来。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