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早吃姜似人参,晚吃姜赛砒霜”,常吃姜有哪些好处
为什么说“早吃姜似人参,晚吃姜赛砒霜”,常吃姜有哪些好处
“早吃姜似人参,晚吃姜赛砒霜”,这句俗语道出了生姜食用的黄金法则。作为家家户户必备的生活调料,生姜不仅能够提升菜肴的美味,更蕴含着丰富的营养价值。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这句俗语背后的科学原理,以及常吃姜带来的诸多好处。
中医认为,生姜可温中止呕、解表散寒。在西方的药理研究认为,生姜也含有植物杀菌素,杀菌作用甚至不比葱和蒜弱。生姜中的姜辣素能够刺激胃液分泌,增强和加速血液循环,帮助消化能力弱的人群,促进其消化。生姜中还含有较多的挥发油,能一直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防止肝脏和血清胆固醇的蓄积。
有研究表明,生姜提取物能阻碍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减少动脉硬化的发生。其实这句话有点夸大的嫌疑,但也不是无道理。人在清晨,胃中之气有待升发,吃点姜可以健脾温胃,为一天中饮食的消化吸收做好“铺垫”。并且生姜中的挥发油可加快血液循环、兴奋神经,使全身变得温暖。在冬日的早晨,适当吃点姜,还可驱散寒冷,预防感冒。
到了晚上,人体应该是阳气收敛、阴气外盛,因此应该多吃清热、下气消食的食物,这样更利于夜间休息,如萝卜就是不错的选择。而生姜的辛温发散作用会影响人们夜间的正常休息,且晚上进食辛温的生姜还很容易产生内热,日久出现“上火”的症状。说其像“砒霜”有些夸张,但确实对健康不利。
“饭不香,吃生姜”,老祖宗说了,胃口不好的时候可以吃点姜。
“
如果不能接受生姜的味道,可以把姜放在醋中浸泡后食用,不但能减轻姜的辣味,还有助提高食欲。有开胃促消化的作用,取23片生姜和23片陈皮,用开水冲泡即可。
2、
在空调房时间太长很容易受寒,加上一直不出汗,会使人头痛、头闷、恶心,还会出现食欲低下、拉肚子等症状。适量吃点生姜能顺应夏季阳气的升发,符合《黄帝内经》所讲的“春夏养阳”的理论,有助预防和治疗“空调病”。这时候可以用几片生姜泡水喝,驱散体内的寒气,帮助身体出汗,有效排毒。
【“哪些人不适合吃姜”】
1、体质阴虚之人
大家都知道,阴虚就是燥热体质,表现为手心脚心发热,经常会感到口、眼、鼻以及皮肤干燥,而且心烦容易发怒,睡眠不好。姜性辛温,阴虚之人吃了会加重病症。
2、便秘
便秘属于肠热,不宜大量吃姜,否则会加重便秘症状。
3、肝炎
一般情况下,经常吃姜会引起肝火,伤身,肝炎病人群忌吃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