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老年人科学饮水,护心有方

创作时间:
2025-01-22 02:14:2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老年人科学饮水,护心有方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对水分的需求和处理能力会发生变化,科学饮水对老年人尤为重要。北京安贞医院教授洪昭光表示,60岁以后的老年人在冬天尤其要注意科学饮水,避免心梗等心血管事件。那么,老年人应该如何科学饮水呢?

01

老年人饮水与心脏健康的关系

水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成分,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内总水分含量会逐渐下降。成年男性和女性身体水分含量一般为59% 和50%;而50岁以上男性和女性身体水分含量为56% 和47%;65岁以上老人更低,男性可能只47%,女性可低至39%。并且老年人肾功能衰退,肾脏浓缩尿液的能力也会减退,还有可能伴随认知能力的轻中度损伤,严重降低了机体对缺水的感知能力,增加脱水风险。

研究表明,老年人合理饮水不仅能维持身体水分平衡,还能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适量的水分摄入可以维持心血管系统的正常运作,让血液保持良好的流动性,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因此,老年人应养成定时定量饮水的习惯。

02

科学饮水的具体方法

  1. 推荐饮水量:老年人每日推荐饮水量为1500-1700毫升。这个数值是一个参考标准,具体饮水量还需依据个人实际情况合理调整。例如,在高温或进行中等以上身体活动时,应适当增加饮水量。

  2. 饮水时间:老年人应注意以下关键时间点的饮水:

  • 晨起空腹第一杯水:建议饮用150-200毫升的温开水,可以降低血液黏度,增加循环血容量。
  • 上午10点左右:此时肠胃里的食物基本消化完,需要及时补充水分。
  • 下午3-4点:适量饮水能够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
  • 洗澡后:少量多次缓慢补水,维持身体的水平衡。
  • 运动后:少量多次缓慢补水,避免因缺水而影响机体的正常运转。
  1. 水温选择:高血压患者应避免饮用过烫或过凉的水。过烫的水可能损伤食道黏膜,增加患食道溃疡甚至食道癌的风险;而过凉的水则可能刺激胃肠道血管,导致血管收缩,引起胃部不适,不利于血压的控制。因此,高血压患者宜饮用温水,温度以接近体温为宜,这样既能保持身体的舒适感,又能避免对血管造成不良影响。
03

特殊情况下的饮水注意事项

  1. 心脏病患者:心脏病患者需控制饮水量,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过多摄入水分会加重心脏负担,易引发水肿等不良症状。特别是患有慢性心力衰竭、慢性肾脏病的老年人,需严格按照医嘱控制饮水量。

  2. 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患者应避免一次性摄入大量水分,因为这样会导致血液量突然增加,进而引起血压的波动。因此,建议高血压患者采取少量多次的饮水方式,每次饮水量控制在200毫升左右,并在一天内均匀分配饮水时间。

  3. 肾功能不全的老人:肾功能不全的老年人需遵医嘱限制饮水,以免加重肾脏负担。同时,这类老年人还应注意电解质平衡,避免因不当饮水导致水中毒。

04

专家建议:冬季科学饮水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副会长洪昭光强调,冬季是老年人心血管事件的高发期,科学饮水尤为重要。他建议老年人在冬季通过喝汤等方式补充水分,但也要注意适量。同时,洪昭光还推荐了几种适合老年人的汤类饮品:

  1. 白萝卜羊肉汤:具有补益作用,适合冬季饮用。
  2. 紫菜汤:紫菜中的蛋白质和其他营养成分容易被消化吸收,适合消化功能减退的老年人。
  3. 鱼头豆腐汤:鱼头和嫩豆腐均为高蛋白、低脂肪、高维生素食品。
  4. 人参或党参粥:体虚的老人可在煮粥时加入少许人参或党参,既可生津止渴,又可弥补元气的不足。

科学饮水不仅能维持身体水分平衡,还能有效预防多种健康问题。因此,老年人应养成定时定量饮水的习惯,优选清洁卫生的水源,保持适宜的水温,从而保护心脏健康。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