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进口牛肉激增至274万吨,商务部启动保障措施调查

创作时间:
2025-01-21 20:00:1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进口牛肉激增至274万吨,商务部启动保障措施调查

2024年12月27日,商务部宣布对进口牛肉进行保障措施立案调查,以应对近年来进口牛肉数量急剧增长对国内产业造成的重大不利影响。此次调查不仅关乎进口牛肉市场的变化,更直接影响到国内养殖户的生存状况。

01

进口牛肉“来势汹汹”

近年来,进口牛肉在中国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数据显示,2013年至2023年,中国牛肉进口量从不足30万吨飙升至274万吨,增长超8倍,占国内产量的36.4%。2024年,尽管国内养牛业面临严重亏损,1-11月进口牛肉仍达260万吨,同比增长4.3%。

进口牛肉之所以能够如此“嚣张”,关键在于其价格优势。据统计,2022年中国进口牛肉总量约269万吨,进口金额约1187亿元;而2023年进口牛肉总量增长至274万吨,进口金额却下降至1000亿元。这意味着进口牛肉不仅便宜,而且越来越便宜。

以巴西为例,作为中国最大的牛肉进口来源国,2023年向中国出口了117.70万吨牛肉,占比高达43.00%。巴西的草地和牧草资源极为丰富,养殖成本远低于中国。据统计,巴西养殖一头牛的成本约为6895.96元人民币,而在中国,养殖一头牛的成本约14500元。

02

国内牛肉产业“压力山大”

面对进口牛肉的强劲攻势,国内牛肉产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挑战。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全国牛肉平均批发价格已从2022年每公斤77.18元下降22%,至2024年12月底的每公斤59.82元。活牛价格更是跌至近10年最低点。

据统计,2022年以来,大约有70%养殖中低端肉牛的场户已经陷入亏损,平均每头牛亏损1600元以上。2024年,牛肉价格到达最近5年的最低位,每头牛亏损甚至高达5000元至6000元。低价压力下,行业内的养殖户负债累累,有的难以为继,只得退出养牛行业。

中国畜牧业协会表示,行业强烈呼吁国家对进口牛肉采取管控措施,保护农民生计和产业安全。在此背景下,商务部对进口牛肉进行保障措施立案调查,为期8个月,主要集中于判断是否需要提高进口牛肉的关税。

03

商务部出手,能否扭转乾坤?

根据商务部公告,此次调查期为2019年1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被调查产品包括鲜、冷或冻的整头及半头牛肉、带骨牛肉以及去骨牛肉。利害关系方需在规定时间内登记参加调查,并提交相关材料。调查通常在8个月内结束,特殊情况下可适当延长。

专家指出,此次调查的目的是为了平衡国内外市场,保护国内养牛业的健康发展。从短期来看,调查可能会导致进口牛肉数量减少,从而对市场价格产生一定影响。但从长远来看,这将有利于国内牛肉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04

未来路在何方?

面对进口牛肉的冲击,国内牛肉产业正积极寻求突破。2024年6月以来,农业农村部连续发布多个文件,出台一揽子政策措施,旨在稳定肉牛生产发展。同时,专家建议,应协调平衡国内牛肉供应和国外牛肉供应,防止短期过度集中进口,为国内产业调整赢得时间。

从长远来看,打造强势的区域公用品牌和树立标杆企业品牌,是中国牛肉行业突破低价困境的核心路径。著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专家铁丁老师指出,农业品牌也是商业模式的一种,只有让生产者赚到钱,有稳定的收入,中国的农业才能真正“牛”起来。

专家预测,短期内牛肉价格可能会有所波动,但从长远来看,此次保障措施调查有利于国内牛肉行业的健康发展。在保护国内产业的同时,也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加稳定和优质的牛肉供应。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