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芯片龙头海光信息暴跌,半导体行业仍处上行周期
AI芯片龙头海光信息暴跌,半导体行业仍处上行周期
2025年开年,AI芯片巨头海光信息股价暴跌10.17%,引发市场广泛关注。这一轮下跌不仅带动整个芯片板块下挫,也让投资者开始担忧:半导体行业的寒冬是否已经来临?
AI板块内部调仓引发连锁反应
海光信息的暴跌并非孤立事件,而是AI板块内部调仓换股的一部分。自2024年三季度以来,寒武纪一路上扬股价翻倍,而同期CPO光模块表现一般。进入2025年,这一趋势出现反转:寒武纪高位震荡,5个交易日中4个交易日下跌,1月16日更是暴跌14.65%;相比之下,前期走弱的CPO光模块概念大幅走高,天孚通信实现20%涨停。
这一轮高低切换背后,是基金经理们在AI板块内部进行的调仓换股。例如,万家品质生活A基金在1月16日寒武纪、海光信息大跌时却逆势上涨1.93%,显示出基金经理可能已经提前减持了这些高位个股。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东方主题精选等多只重仓AI的基金上。
半导体行业整体向好态势未变
尽管海光信息等个股出现暴跌,但半导体行业整体仍呈现向好态势。2024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迎来令人瞩目的复苏,第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17%,达到1582亿美元。这种复苏态势在2025年有望持续,AI和自主创新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双引擎。
从产业链公司的财报来看,“AI”一词出现的频次越来越高。全志科技、澜起科技等公司都在积极布局AI相关业务。市场普遍预期,2025年将是AI终端应用爆发的元年,有望迎来需求、产能、库存三种周期的共振,从而驱动半导体行业进入新的上行周期。
海光信息:行业龙头地位稳固
作为A股市值最大的芯片企业,海光信息的行业地位不容小觑。公司专注于高端处理器的研发、设计与销售,主要产品包括海光通用处理器(CPU)和海光协处理器(DCU),广泛应用于服务器、工作站等计算设备。
从财务数据来看,海光信息的业绩表现亮眼。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达58.36亿至63.58亿元,同比增长48.02%-61.26%;归母净利润为14.08亿至15.86亿元,同比增长56.16%-75.9%。同时,公司研发投入持续加大,2024年上半年研发投入达13.72亿元,占营收的36.46%,研发人员占比超91%。
AI和自主创新双轮驱动
在AI领域,海光信息的DCU系列“深算二号”性能已提升超100%,并实现商业化应用。最新消息显示,“深算三号”已在大厂进行测试,一旦测试通过,可快速上量。在自主创新方面,海光信息作为国产AI芯片第一梯队,已充分受益于国产替代带来的市场机遇。
市场预期:调整不改长期向好
海光信息的暴跌更多是市场情绪和资金流向变化导致的短期波动,而非公司或行业基本面出现问题。从行业整体来看,AI和自主创新两大驱动力仍在持续发挥作用,半导体行业的长期向好趋势并未改变。
对于投资者而言,面对市场波动,更应关注企业的基本面和行业的长期发展趋势。海光信息作为国产AI芯片的领军企业,其长期投资价值依然值得期待。同时,投资者也需保持理性,注意风险控制,避免盲目追涨杀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