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一种“象”往的幸福|曼景罕:魅力傣寨宜居宜游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一种“象”往的幸福|曼景罕:魅力傣寨宜居宜游
逛傣族传统村寨、观赏傣族织锦、“逛吃”赶摆场、在农家乐体验傣族特色美食……冬日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嘎洒街道曼景罕居民小组,花木环绕、一步一景,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走进村寨,了解民族文化、体验原汁原味的傣族风情。
村里的小集市。供图
曼景罕,傣语意为“鲜花盛开的地方”,是一个历史悠久、民族风情浓郁的傣族村寨。近年来,曼景罕居民小组立足本地实际,充分挖掘利用地域、民俗文化、特色民居、边境旅游等资源,进行少数民族特色旅游村寨提升改造,使曼景罕居民小组成为了远近闻名、宜居宜游的美丽村寨。
村内环境。李丽 摄
“以前大家没想过发展旅游业。”曼景罕居民小组组长岩香药介绍,曾经的曼景罕小组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资源得不到开发利用,村民以种植橡胶、热带果蔬为主,收入单一。
村内环境。李丽 摄
村内环境。李丽 摄
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引导下,曼景罕居民小组积极整合资金,大力实施村庄规划、人居环境整治、“两污”管网及配套设施建设、绿化美化等项目,建成了文化长廊、石榴籽驿站、农家书屋、非遗体验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站点等场所,村寨在保留原有风貌的基础上越变越美,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曼景罕居民小组也先后荣获“云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丽宜居型示范村”“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等称号。
村内环境。李丽 摄
随着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寨面貌焕然一新,曼景罕乡村振兴之路逐渐清晰。以绿水青山为引,以传统文化为赋,通过党建引领,曼景罕积极布局康养旅居、休闲观光、少数民族特色美食、民族服饰、手工艺品制作等乡村旅游业态发展,并通过“公司+党支部+农户”的模式,带动村民发展餐饮、民宿,庭院经济,观光农业等,实现居民和村集体经济多元增收。目前,曼景罕已种植橡胶1100亩、小糯玉米430亩,有文旅企业1家、休闲农庄1家、傣味餐厅4家、民宿3家,每年可吸引国内外游客近20万名,旅游带动居民年人均增收近万元。
村里的民宿。李丽 摄
村里的民宿。李丽 摄
村里的农家乐。李丽 摄
越来越多的游客到访,让这个鲜花掩映的傣寨焕发出了巨大的潜能和勃勃生机。如今,曼景罕正铆足干劲,朝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阔步前进。
本文原文来自云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