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北京动物园推进数字化保护,大熊猫展区改造引发热议

创作时间:
2025-01-22 03:20:1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北京动物园推进数字化保护,大熊猫展区改造引发热议

2025年1月8日,北京动物园发布通报:大熊猫“古古”因身体各项机能指标下降,已停止更新动态视频。这位出生于1999年的雄性大熊猫,如今已25岁零4个月,相当于人类的百岁高龄。作为北京动物园的明星动物之一,“古古”的健康状况牵动着无数人的心。

“古古”的现状,折射出北京动物园在生态保护工作中面临的挑战与抉择。作为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动物园之一,北京动物园目前展出约500种、5000余只珍稀动物,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500万人次。近年来,该园积极推进生态保护项目,利用智慧化、数字化监测系统等高科技手段,保护珍稀动物。

2024年,北京动物园参与了《国家动物园体系建设规划》项目,致力于构建完整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在具体实践中,动物园建立了33个核心物种保护计划,虽然具体名单尚未公布,但可以预见这些物种涵盖了从大熊猫、金丝猴等旗舰物种到其他珍稀野生动物的广泛范围。

在技术应用方面,北京动物园积极引入数字科技,推广“声纹识别”智慧监测系统、“卫星跟踪器”智能追踪系统和物种识别技术。例如,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于2023年底启用的AI“鸟口调查员”——智慧鸟类监测系统,可以通过捕捉鸟类的叫声和视频进行智能分析,准确判断出鸟类的种类,为野生动物保护提供了更加详细的数据支撑。

然而,随着生态保护意识的提升,动物园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以大熊猫为例,北京动物园目前拥有11只大熊猫,是全国大熊猫数量最多的动物园之一。2024年,动物园计划将现有的雉鸡苑、小型哺乳动物展区和夜行动物馆全部拆除并改造成全新的大熊猫展区。这一计划引发了广泛争议:

一方面,大熊猫的“网红效应”确实为动物园带来了更多关注和资源。在互联网直播和社交媒体的推动下,大熊猫已成为最受欢迎的动物明星之一。这种关注度不仅提高了公众对野生动物保护的认识,也可能带来更多的经费支持。

另一方面,动物园的资源是有限的。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扩大大熊猫展区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其他动物的生存空间。有批评指出,这种做法可能导致“动物园变熊猫馆”,忽视了其他同样需要保护的物种。

北京动物园的生态保护工作,正是在这样的争议中不断前行。它不仅要面对动物福利、物种保护的挑战,还要平衡公众期待、资源分配等复杂因素。正如一位动物园爱好者所说:“这里是北京动物园,不是北京熊猫馆。”这句话提醒我们,生态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在关注明星物种的同时,也要兼顾其他物种的保护需求。

未来,北京动物园将继续在生态保护的道路上探索前行。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实现物种多样性保护,如何在满足公众期待的同时确保动物福利,如何在传统展示方式与现代科技应用之间找到平衡,这些都是需要持续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而“古古”的故事,或许正是这一探索过程中的一个缩影。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