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浙江永嘉:千亩稻鱼共生基地带动农民增收

创作时间:
2025-01-21 19:43:0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浙江永嘉:千亩稻鱼共生基地带动农民增收

在永嘉县的楠溪江两岸,稻田养鱼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前。这种独特的稻鱼共生模式不仅创造了“锦鲤腾跃,金稻映霞”的美丽景观,更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永嘉田鱼的历史渊源、生态价值和未来发展前景。


图源:温度新闻

一、千年传承的稻鱼共生文化

早在春秋时期,永嘉先民就发现溪鱼能在稻田中自然生长。经过长期的试养和驯化,形成了一种形似鲤鱼、味胜鲫鱼的独特品种——永嘉田鱼。这种鱼不仅能在浅水中“爬行”,还兼具观赏价值,成为楠溪人美化家园的首选。

《永嘉县志》记载:“田鱼有红、黑、驳数色,于稻田及圩池中养之。”据茗岙乡乾口村郑氏宗谱记载,唐僖宗时期,乾口稻田养鱼就很兴盛。这种稻鱼共生模式不仅提高了稻米产量,还培育出了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的永嘉田鱼,成为当地待客佳肴。


图源:中国永嘉

二、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在茗岙乡茗上村凤凰山庄的稻鱼共生基地,230亩稻田实现了稻鱼同步收获。为了保持田鱼的纯正口感,农户们采用菜油代替农药治虫,这种生态养殖方式不仅保障了鱼肉的品质,还实现了“一水多用、一田多收、鱼米共赢”。

2020年开始,永嘉县启动稻渔综合种养高产示范田创建,目前已建成总面积超千亩的示范田。同时,当地政府还通过鱼种提纯复壮等举措,壮大富民产业。例如,碧莲镇石门垟基地年产1000万尾纯正楠溪江品种的田鱼苗;界坑乡兴发村打造“楠溪田鱼第一村”,已连续四年获得丰收。


图源:中国永嘉

三、传承与创新并举

面对假冒产品冲击和劳动力流失等挑战,永嘉县采取了多项措施推动稻田养鱼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例如,举办楠溪江“稻鱼丰收”文化旅游节,结合非遗文化、农事体验等元素,提升永嘉田鱼的知名度;建设稻田养鱼博物馆,以沉浸式体验展示稻鱼共生系统的文化内涵;加强技术合作与推广,通过高校科研力量提升种养技术水平。


田俊杰 摄


陈献强 摄

永嘉田鱼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承载着千年的农耕智慧和文化记忆。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这种古老的稻鱼共生模式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