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的生死时刻:特朗普能否力挽狂澜?
TikTok的生死时刻:特朗普能否力挽狂澜?
TikTok在美国的未来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联邦最高法院即将对TikTok的剥离法案进行关键性的口头辩论,这可能决定这款全球热门应用的命运。
TikTok的生死存亡时刻
美国东部时间1月10日上午10时,联邦最高法院听取了关于针对TikTok的「不卖就禁」法令是否违反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的口头辩论。这被很多人视作TikTok最后的抗辩时刻。
辩论历时两个半小时。结束之后,路透社、美联社、BBC、雅虎等都分析,联邦最高法院倾向于支持TikTok剥离法案(也可以叫TikTok强制出售令)。
眼下的情景就相当于:拜登政府挟国会两院旨意,要对TikTok斩立决,特朗普喊了句「刀下留人」,监斩官暂缓了扔出令箭的动作,但也只是暂缓。
特朗普的「白衣骑士」角色
搁4年多前,谁能想到,TikTok的白衣骑士会是当时要对它一剑封喉的特朗普呢?
得看到,光是近1个月里,特朗普已三次传达出要救TikTok的意思。先是2024年12月中旬,特朗普在海湖庄园会见了TikTok首席执行官周受资。在会见当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他表示:「我们会研究一下TikTok,你知道,我对TikTok有好感。」
特朗普晒图说:我为什么要放弃TikTok?
对特朗普来说,有太多救TikTok的理由了,其中包括但不限于:
TikTok「帮」特朗普赢了大选。凯特·史密斯说:「在社交媒体的推动下,政治已不再是严肃的事务,而成为了一场‘浏览’的竞技。」在社交媒体的影响早已渗入政治选举领域的背景下,同样是入驻TikTok,特朗普对拜登简直是降维打击。上个月底,特朗普曾表示,在参加总统竞选期间,他在TikTok上发布的视频获得了数十亿的浏览量,「我在大选中以34个百分点的优势赢得了年轻人的支持,有人说TikTok在其中发挥了作用。」
救TikTok符合特朗普「凡是拜登支持的,我都反对」的基本原则。在特朗普看来,跟拜登反着来就是拨乱反正。
TikTok不是Facebook。美国媒体偏左翼的居多,社交媒体也是,其中以扎克伯格的Meta旗下的Facebook为甚。2021年1月6日「国会山骚乱」后,它曾一度封禁特朗普的账号。这使得特朗普对扎克伯格含恨有加。2024年3月,拜登政府拿TikTok开刀时,特朗普就表达了反对,理由就是那样会便宜了Facebook。9月份,特朗普又扬言,如果再胜选,要把选举舞弊者扎克伯格送进监狱。尽管扎克伯格后来跑来修复关系,但这未必能改变特朗普对Facebook昔日面刺的不满。相形之下,TikTok整体上对特朗普要友好得多。
TikTok背后站着特朗普的金主。共和党金主杰弗里·亚斯这次在特朗普身上下了重注,他持有大量TikTok股权。
TikTok能成为特朗普「推特治国」的新阵地。2024年6月2日,「@realDonaldTrump」的TikTok认证账号横空出世,之后很快粉丝上千万,成了Tiktok有史以来涨粉最快的博主之一。在胜选之后,TikTok依旧可以为特朗普所用,他可以在那上面延续他此前的「推特治国」风格,拉拢那些年轻用户,扩大支持者基本面。
特朗普能否真正拯救TikTok?
但要说特朗普救TikTok的心有多「诚」,恐怕也谈不上。注意看特朗普在很多场合的措辞:在跟周受资见完面后,他说「也许我们应该让它(TikTok)再存在一段时间」。在给联邦最高法院提交的文件里,他说TikTok剥离法案妨碍了他「管理美国外交政策的能力」。特朗普想保TikTok,显然谈不上为爱发电,只是为了手中多个筹码。
单从理论上讲,大家能找到100个特朗普救TikTok的理由,也能找到100个特朗普不救TikTok的理由。比如,他所在的共和党,也普遍倾向于支持TikTok剥离法案。特朗普新政府的国务卿马可·卢比奥是「反华急先锋」,看TikTok不爽很久了,本就是强制出售令的重要推动者。
1月19日是TikTok剥离法案定下的「不卖就禁」最后期限。
问题是,就算特朗普有意出手相救,他说了也未必算数。许多人想象中的特朗普一举扭转局势的情况,只在想象中成立。有两个情况就摆在那:1,TikTok剥离法案不是总统行政令,而是两院通过的法案。2,法案定下的「不卖就禁」最后期限是1月19日,特朗普宣布就职是在1月20日。什么意思?说大白话就是:特朗普的操作空间其实相当有限。
看起来,TikTok面临着很多种可能。但事情俨然每次都朝着不好的方向演进。在2024年3月几名众议院议员提出TikTok剥离法案时,美国众议院本来有可能通过,也有可能不通过。但它很快就以352票对65票通过了。在法案提交至参议院后,参议院本来有可能通过,也有可能不通过。但约1个月后,美国参议院就也通过了——要知道,参议院商务委员会主席玛丽亚·坎特韦尔说,她不确定法案是否能走得足够远,毕竟,参议院议事流程耗时会很久,况且,两党参议员很多都曾提出「宪法担忧」。
在TikTok上诉后,巡回法院本来有可能通过,也有可能不通过。但结果是,2024年12月6日,巡回法院三位法官组成小组以3:0一致裁决,驳回上诉,维持法案。在TikTok再向联邦最高法院申请紧急禁令,要求在其上诉案审理期间暂停实施禁令,并请求最高法院在2025年1月6日前裁决是否先暂停禁令后,联邦最高法院有可能同意,也有可能不同意。当地时间12月18日,联邦最高法院同意审理TikTok剥离法案是否符合宪法案的上诉申请。TikTok正式提出上诉请求的48小时之内,最高法院就同意审理,被法律人士评价为「八百里加急」。
口头辩论是最高法院最终裁决的前置环节。说起来,似乎存在3种可能:1,TikTok胜诉,免于封禁。2,联邦最高法院裁定延期执行,把问题拖到特朗普上任后再解决。3,TikTok败诉,1月19日前不卖就禁。目前看,情况难言乐观。著名商业媒体Fastcompany就说:在经历了最高法院的艰难一天之后,且距离全国禁令生效仅剩不到两周的时间,TikTok的日子可能已经屈指可数了。TikTok的论点似乎没有得到同情,因为保守派和自由派法官都反驳说,该法律针对的是TikTok的所有权,而不是言论权。也就是说,人家不觉得是侵害TikTok上用户的表达自由,而是在消除TikTok的「中国背景」给美国用户数据安全带来的威胁。照这节奏看,TikTok胜诉或TikTok剥离法案被延期执行的几率有多大,也就不难想见了。
大拆解时代的困境
一旦接下来几天联邦最高法院对TikTok剥离法案说Yes,那留给特朗普的挽救余地就小之又小了。之前已有人梳理出三种解决办法,但每种都只存在理论上的可能。
- 敦促国会撤销法案。这么一来,TikTok基本得救。但,这可能吗?别忘了,TikTok法案被通过时,票型是众议院360:58、参议院79:18。就连共和党内部支持特朗普保住TikTok的,都并不占主流。
在美国民间社会,依旧有不少人支持TikTok。
让新政府司法部灵活执行TikTok剥离法案。按法案要求,TikTok要是不剥离,苹果跟谷歌应用商店都得将它下架,甲骨文也不能替TikTok搞数据托管了,否则都得重罚。特朗普可以让新任政府的司法部对违规的托管平台、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或应用商店网开一面、不予处罚,但就算是这样,苹果、谷歌、甲骨文们也未必愿意为这里面的不确定风险买单。
特朗普重新定义法案中的「合格剥离」。大致就是整出个「德克萨斯2.0」方案来,让TikTok在满足数据存储、合作模式重组及特定功能限制等新要求的前提下,搭上「救生船」。但难度也是巨大。字节跳动同意的,美国国会未必能同意。反之亦然。要是都能同意,大概也不至于发展到现在这地步。
怎么形容眼下的状况呢?就好比:地图上显示有N条路可以通往目的地,结果一导航,发现每条都显示「此路不通,请绕行」。特朗普也想打通断头路,但施工队主要听指挥队的——他还不是指挥队的头号话事人。这对TikTok极度不利。
摆在它面前的理想很丰满,那就是凭实力成为Born Global的代表企业,但现实却十分骨感。特朗普是出于大国博弈谈判的目的救TikTok,本来也很「骨感」,可着眼现实看,却成了骨感现实里不算太干瘪的那一种。即便如此,这都不一定可期。
说白了,TikTok是被困在了「大拆解时代」中。美国国家情报局副主任凯西·布莱克本先前就指出,目前没有证据表明TikTok已被控制用来实施「恶意的外国影响」或「收集美国敏感数据」,但现在没有不代表未来没有这样的风险。美国联邦调查局官员凯文·沃尔德兰认为,TikTok代表的是「混合商业威胁」——它是合法的,但它可能被利用。言下之意,TikTok的「问题」不在于它做了什么,而在于它的「出身」——谁让它不姓「美」,是美国舆论场上唯一一家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非美国直属社交媒体平台呢?出身即原罪,在全球化时代显然是反常的。可在大拆解时代,这兴许又会变得很寻常。
大拆解时代的最典型特征,就是大国竞合的底层逻辑会从经济至上、合作为主转换为政治、安全、意识形态优先,它内生于所谓「文明的冲突」叠加「修昔底德陷阱」,外显于逆全球化趋势和脱钩断链新冷战。前不久,腾讯被美国国防部列入「第1260H条清单」,引发舆论广泛关注。从常理上讲,这无疑是徒增「《和平精英》上大分」式段子的无厘头操作。但在大拆解时代,很多事情都是反常理的。TikTok危局也一样。它的境遇已经超出了某些「常理」能解释的范畴。
TikTok剥离法案刚出来那会儿,我曾写过两段话:
美国国会给TikTok扣「控制舆论」的帽子,看的都是可能性,而不是实然性——重要的不是你做了什么,而是你能做什么。而「控制舆论」疑虑一旦在信任危机的助势下,上升为「国家安全」担忧,那留给被围剿者自证「我没有,我没有」换取生存机会的空间就被堵死了。
TikTok曾很幸运,幸运的是,它踩着技术模式优势的风火轮乘着全球化东风扶摇直上;也很不幸,不幸的是,它处在大陆架冲撞的夹缝里。
TikTok终究无法「在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在1月10日的这场辩论前,还有许多人幻想:TikTok剥离法案就是场表演,演给大洋彼岸的我们看的,化险为夷是这场表演唯一的结局。这是代入春晚思维了,觉得小品里家长里短的矛盾再多、冲突再频,也会在「来,一起包饺砸」中喜庆收场。去问问那些政客们,他们真的愿意跟咱们一起包饺子吗?
凛冽的现实决定了,特朗普踏着七彩祥云来救TikTok的剧情,往往只会在《大话西右》中出现,沉到现实里很可能变成人们「未必能猜中开头,却猜得中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