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要点:从世界看中国到经济文化全解析

创作时间:
2025-01-22 06:00:4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要点:从世界看中国到经济文化全解析

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考试即将到来,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本文将系统梳理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的重点知识点,涵盖从世界看中国、中国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以及经济与文化等多个重要章节。让我们一起高效复习,轻松应对期末考试!

01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

1.1 疆域

  • 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 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 邻国和海域:陆上邻国有14个,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东部濒临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四大海域。

1.2 人口

  • 人口数量: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总人口为14.1178亿,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 人口分布:人口分布不均,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大,西部内陆地区人口密度小。黑河-腾冲线以东人口稠密,以西人口稀疏。
  • 人口政策:实施全面二孩政策,2021年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

1.3 民族

  • 民族构成: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占全国人口的91.51%,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统称为少数民族。
  • 民族分布: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02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2.1 地形和地势

  • 地形特征:地形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五种地形齐全。山地面积广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
  • 地势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第一级阶梯是青藏高原,第二级阶梯主要包括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第三级阶梯主要是平原和丘陵。

2.2 气候

  • 气候类型:中国气候复杂多样,从南到北依次出现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地区属于高原山地气候。
  • 气温分布: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
  • 降水分布: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大兴安岭-张家口-兰州-拉萨一线。

2.3 河流

  • 河流分布:中国河流众多,外流河主要注入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内流河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
  • 水文特征:东部外流河深受季风气候影响,水量丰富,汛期长。西部内流河水量小,多为季节性河流。

2.4 自然灾害

  • 主要灾害类型:包括气象灾害(如旱涝、台风、寒潮)和地质灾害(如地震、滑坡、泥石流)。
  • 灾害分布:东部季风区易发生旱涝灾害,东南沿海地区易受台风影响,西部地区地质灾害多发。
03

第三章:自然资源

3.1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 资源总量:中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资源总量大、配套程度较高的国家之一。
  • 人均占有量: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3.2 土地资源

  • 土地利用类型: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等。草地面积最大,耕地和林地相对较少。
  • 土地资源分布: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内陆地区。

3.3 水资源

  • 水资源分布: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夏秋季节降水集中,冬春季节降水较少。
  • 水资源利用: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尤为突出。
04

第四章:经济与文化

4.1 交通运输

  • 主要运输方式: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
  • 交通网络布局:东部地区交通网络密集,西部地区交通网络稀疏。全国已形成“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

4.2 农业

  • 农业分布:东部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地区以种植业为主,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以畜牧业为主。
  • 主要农产品:粮食作物以水稻和小麦为主,经济作物包括棉花、油菜、甘蔗和甜菜等。

4.3 工业

  • 工业分布:东部沿海地区工业发达,形成多个工业基地,如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和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 主要工业部门:钢铁、机械、纺织、化工、食品等。
05

复习建议

  1. 重视基础知识:地理学科强调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建议同学们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制作知识卡片等方式,加强对重要概念、特征和分布规律的记忆。

  2. 强化地图训练:地图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工具,要熟练掌握中国政区图、地形图、气候分布图等,学会从地图中提取有效信息。

  3. 关注热点问题:结合当前的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区域发展等热点问题,理解地理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

  4. 多做练习题:通过做练习题,检验知识掌握情况,提高解题技巧。特别要注意选择题的解题方法,如排除法、对比法等。

  5. 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制定科学的复习计划,保证每个章节都有充分的复习时间。同时,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通过系统复习和科学备考,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在期末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加油!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