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昏昏欲睡有解!中醫師推薦按 5 穴位趕跑春睏

创作时间:
2025-01-22 02:24:5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昏昏欲睡有解!中醫師推薦按 5 穴位趕跑春睏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但很多人却容易感到疲倦、昏昏欲睡,这种现象被称为"春困"。中医认为,春困与体内湿气重、阳气不足有关。本文将介绍中医师推荐的缓解春困的方法,包括生活习惯调整和穴位按摩,帮助读者赶走春困,恢复精力。

春天是万物复苏、百花齐放的季节,看似能让人精神百倍,但实际却不然,此时天氣多變,早晚氣溫低、風大,中午卻炎熱如夏天,加上濕氣重,使得許多人的舊疾容易復發,更影響了身體陽氣升發,產生「春睏」情形。

改善春�困用 4 招替身體除濕

1. 曬太陽

潮州馬光中醫診所院長陳怡伶提到,春夏之時的養生,應早起接受太陽的陽氣,讓身體在冬天時累積的寒濕之氣,透過太陽的光與熱發散掉,並搭配適度規律運動伸展,有助於筋骨強健。

2. 多運動

適當的運動,如慢走、瑜珈、跳繩等可幫助身體發汗。陳怡伶說:「但運動稍微流汗即可,切忌不要大汗淋漓,因大汗後會讓身體更為疲憊。如果沒有空間或時間運動,不妨可中午吃飽飯後快走一小段路,達到稍微發汗即可。」

3. 多蔬果

此外,三餐規律多蔬果,春季宜養肝,養肝食物常見於綠色蔬菜,如蘆筍、韭菜可幫助排毒抗氧化;也可泡玫瑰花茶疏肝理氣,但花茶多性寒,體質虛或孕婦不宜多喝;春睏嚴重時可多吃辛辣食物,如薑、蒜、洋蔥等促進循環發汗。

4. 泡足浴

每天睡覺前,可以用約在 40〜45 度的溫水,泡 30 分鐘的足浴,加點薑片幫助身體發汗,改善體內濕氣,降低春睏發生。此外,穿衣宜採洋蔥式穿搭法,因為春天溫度日夜溫差大穿脫較方便,衣著也要寬鬆讓身體方便活動。

按摩 5 穴道緩解春睏

三陰交穴

  • 穴位:位於小腿內側及足內踝尖上三吋脛骨內側後緣方凹陷處。
  • 效果:按壓三陰交穴來幫助補益氣血,補養脾胃、幫助運化疏通下焦、去風濕通經絡、調理婦科疾病,三陰交穴

合谷穴

  • 穴位: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合併並用一定的力量把這兩個手指靠攏夾緊,在兩手指間的肌肉隆起找出最高點即是。輕輕按壓就會有痠脹感。
  • 效果:可以改善血液循環增加免疫力,也可以促進體內毒素跟寒氣排出,非常適合在春天按摩保養來改善冬天產生的病氣,同時也可以補氣健脾改善腹瀉。

百會穴

  • 穴位:位於頭頂的正中央稍後處。將兩耳尖往頭頂連成一線,從鼻樑往上連線到後腦,兩線交叉的點就是百會穴。
  • 效果:「頭是諸陽之會」,因此疏通頭部經氣,有助於恢復精力、化解身體疲勞沉重、安神醒腦、開竅明目、升提陽氣。

太衝穴

  • 穴位:位於腳背上第一趾縫和第二趾縫往上找到凹陷處的最尾端。
  • 效果:可以讓人立即緩解壓力、精神氣爽,並加強自律神經穩定的作用,讓血液循環更為順暢。

陽陵泉穴

  • 穴位:位於小腿外側,腓骨突起處下方。用大拇指指腹按壓此穴左右各 3 分鐘。
  • 效果:經絡的八大會穴之一,為全身筋結的功能精氣匯聚點,對抽筋、筋骨僵硬痠痛有特定的療效。可以利肝膽、清濕熱、強筋骨並治療胃潰瘍。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