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袁世凯:窃国大盗or民族英雄?

创作时间:
2025-01-22 09:41:0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袁世凯:窃国大盗or民族英雄?

在中国近代史上,袁世凯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他既被批评为“窃国大盗”,又被誉为“民族英雄”。要全面评价这位北洋军阀领袖,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审视他的历史作用。

01

军事改革家:推动近代化进程

袁世凯在清末新政期间的军事改革成就,奠定了他在近代中国军事史上的地位。1895年,袁世凯开始在天津小站练兵,创建了新建陆军。他参照西制和湘淮军制度,制定了新军的营制、编制、饷制和军律,初步统一了武器装备。新建陆军分为步队、炮队、马队、工程队,下设营、队、哨、棚,成为一支合成军。他还创办了炮兵、步兵、骑兵、德文等随营学堂,为军队培养专业人才。

1899年,袁世凯在山东编练武卫右军期间,组织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等人总结练兵经验,绘制操规图说,共造册12本,阵图1本,图说清单1件,并修订了营制饷章。《训练操法详晰图说》系统地阐述了“训练总说”、“训将要言”、“训哨弁要言”和“训兵要言”,对于统一军队训练标准、提高军事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

1903年,清政府成立练兵处,袁世凯任会办大臣。他凭借慈禧太后的支持,在各省设立督练公所,统一军权,统一番号,统一营制,统一饷章。至1911年,全国共编练新军14个镇18个协4个标共17万余人。新军的营制、编制、兵制、官制、饷制、训练、征调、奖惩、服装、军器等制度基本确立。美国军事专家拉尔夫·尔·鲍威尔指出:“直到1911年革命到来以前的这一段时间,实际上中国的正规军队是陆军。这是一支比它的前辈都远为优越的军队。”

02

政治家与权谋家:在革命与保皇之间

辛亥革命爆发后,袁世凯的政治立场变得复杂。他被清廷重新起用为内阁总理,总揽朝廷大权。面对革命军的崛起,袁世凯采取了既攻打又纵容的策略。他一方面派北洋军强攻汉阳,另一方面又派出代表与革命党人进行和谈。袁世凯坚持“君主立宪”的主张,认为这是防止国家分裂、维护国家统一的最佳政体。

然而,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孙中山被选为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正式成立。在孙中山的多次恳请下,袁世凯最终顺应了历史潮流,转向支持共和。1912年2月12日,清帝溥仪宣布退位,袁世凯随后被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03

帝制复辟者:历史的倒退

袁世凯的帝制复辟行为是他历史评价中的重大污点。1915年12月,袁世凯宣布恢复帝制,自称“中华帝国”皇帝。这一行为遭到了全国各界的强烈反对,引发了护国运动。在内外压力下,袁世凯于1916年3月被迫取消帝制,不久后病逝。

04

国家统一的维护者:功过参半

袁世凯在防止国家分裂方面做出了努力。他主张“君主立宪”也是出于防止国家分裂的考虑。他认为,民主共和可能导致国家分裂,而君主立宪则能维持国家统一。然而,他的帝制复辟行为却导致了军阀割据的混乱局面,给国家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综上所述,袁世凯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个复杂而矛盾的人物。他在军事改革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为国家的近代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政治上,他既有维护国家统一的努力,也有帝制复辟的历史错误。评价袁世凯,需要全面考虑他的历史作用,既要看到他的功绩,也要正视他的过失。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