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详解糖尿病运动处方:餐后1小时运动效果最佳
专家详解糖尿病运动处方:餐后1小时运动效果最佳
广西江滨医院近期举办了一场关于糖尿病运动处方的健康教育科普讲座,由广西名中医黄东挺主任医师主讲。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该院一直致力于提升公众健康意识,通过各类科普活动传播健康知识。
为什么选择餐后运动?
黄东挺主任医师在讲座中强调,餐后运动是管理糖尿病的重要环节。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降低血糖、增强体质、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他特别指出,餐后1小时左右是运动的最佳时机,此时血糖水平较高,运动有助于降低血糖并减少波动。
如何选择运动方式?
黄东挺主任医师建议,糖尿病患者应首选有氧运动,如体操、步行、健身跑、游泳、踏车等。其中,步行是最简单易行的方式,但足底感觉减退的患者则建议选择特殊踏车训练。运动时长方面,每次运动时间最好在30分钟以上,每周运动时间超过5天。
运动处方需要个性化
最新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效果存在性别差异。男性在持续有氧运动后血糖下降显著,而女性在持续和间歇性运动后血糖下降幅度相似。因此,男性患者在血糖较低时应选择间歇性运动,血糖较高时选择持续性运动;女性患者则两种运动类型均可。这一发现再次强调了糖尿病患者个性化运动处方的重要性和精准选择。
实用经验分享
一位糖尿病患者在小红书上分享了自己的降糖经验: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将糖化血红蛋白从9.5降到5.5。她建议糖友控制每天摄入的总热量,避免肥胖;少吃精制谷物,多选全谷物;不喝果汁及含糖饮料;多吃纤维含量高的食物;坚持每天运动半个小时,运动强度要适当。
安全监测是关键
运动前后血糖监测非常重要。建议使用动态血糖仪进行监测,如微泰二代等品牌,数据更新快且准确度高。运动前血糖值应在3.9-12mmol/L之间,低于3.9mmol/L需要补充糖分,高于12mmol/L则不宜运动。运动时每15-30分钟查看一次血糖值,运动后立即测试并持续监测1-2小时。
通过这次讲座,许多参与者都表示受益匪浅,学会了更多实用的健康管理知识。专家建议,糖尿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制定适合自己的运动计划,通过规律且适量的餐后运动,不仅能有效控制血糖,还能改善整体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