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学术会议聚焦心律失常,中医药方案成治疗新选择
山东学术会议聚焦心律失常,中医药方案成治疗新选择
近日,山东中医药学会络病专业委员会2024年学术会议在济南成功召开。会议期间,多位专家围绕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特别是室性早搏和房颤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展开了深入讨论。
室性早搏的症状及治疗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徐勤成指出,室性早搏是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但大多数病人会表现为心慌、心悸、心跳的停顿感,有的还会有心脑缺血的情况,会造成头晕、晕厥,甚至突发意外。
对于室性早搏的治疗,医生会根据室性早搏的数量、是否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等因素,将其分为四大类:
- 少数的室性早搏,没有器质性心脏病
- 少数的室性早搏,合并轻度器质性心脏病
- 频发的室性早搏,不合并器质性心脏病
- 频发性室性早搏,合并器质性心脏病
治疗方案需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来定。例如,如果病人只有少数早搏且没有器质性心脏病,一般不需要治疗。如果室性早搏有明确的病因,医生会首先纠正病因。
目前临床上室性早搏治疗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治疗过度,另一种是由于家庭、社会和自身认识问题,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因此,医生需要与病人充分沟通,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中医药治疗室性早搏的优点是副作用小。2020年室性早搏中国专家共识推荐了参松养心胶囊,该药物对非器质性心脏病、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早搏,以及合并缺血、心力衰竭的病人的室性早搏都有较好的疗效。
房颤的治疗与管理
烟台山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于凤霞介绍了房颤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房颤又叫心房纤颤,是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表现为正常的心房有规律的心房波消失,出现无序的杂乱心房颤波。房颤会导致心排血量下降、血液淤滞、左心房增大,容易引起心功能下降和脑卒中。
目前房颤的治疗主要有两种方法: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包括射频消融和心脏起搏器等。射频消融术已成为治疗房颤的重要手段,但术后三个月内的“空白期”容易出现心律失常复发。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房颤射频消融后早期复发率接近40%。
专家强调,药物治疗在房颤管理中非常重要,可以减少复发几率。参松养心胶囊作为中成药,具有多组方制剂的特点,对心肌收缩力和微循环有良好作用,为房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