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心络荣登亚洲心血管研究榜首:心梗治疗新突破
通心络荣登亚洲心血管研究榜首:心梗治疗新突破
2023年,一项关于中药复方制剂通心络的研究登上国际顶级医学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并被评选为2023年亚洲心血管医学领域杰出研究榜首。这项突破性研究不仅展示了中药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巨大潜力,更为全球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研究背景与设计
“中国通心络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肌保护研究”(CTS-AMI研究)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脉络学说营卫理论指导系统干预心血管事件链研究”项目的子课题之一。研究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杨跃进教授牵头,共纳入全国124家医院发病24小时内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3797例,是迄今为止样本量最大的中药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研究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设计,所有患者在标准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配接受通心络或安慰剂治疗。主要终点是30天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包括心血管死亡、再次心肌梗死、紧急冠脉血运重建和脑卒中。
研究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通心络可使30天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风险降低36%,心血管死亡风险降低30%,30天再梗风险降低65%。研究1年时,通心络持续降低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36%,心血管死亡风险降低27%,再梗风险降低74%,卒中风险降低56%。
这一结果得到了国际医学界的广泛认可。华盛顿医学院心内科理查德·巴赫教授在述评中指出,CTS-AMI研究符合现代循证医学研究标准,其成果是近10年来对急性心梗治疗的重要突破。
作用机制与临床意义
通心络的主要成分包括人参、水蛭、全蝎、蜈蚣、土鳖虫、赤芍、蝉蜕、柴胡、大黄、红花和降香等。其作用机制涉及多靶点、多途径,包括改善心肌微循环、抑制炎症反应、保护线粒体功能等。
这一突破性研究不仅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更为中药在心血管疾病领域的应用开辟了新的前景。目前,基于CTS-AMI研究等循证医学证据,《通心络防治冠心病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已发布,为临床应用提供了规范指导。
中药国际化的新里程碑
通心络的研究成果被评为2023年度多项重要医学进展,包括2023年度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2023年度中国十大医学科技新闻、2023最受瞩目的中国十大医学研究、2023中国心血管病学领域十大亮点等。
这一突破标志着中药在心血管疾病治疗领域取得了重要成就,也为未来的心梗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正如阜外医院顾东风院士所评价的,这是百年来创新专利中药走向世界的里程碑式突破。
通心络的研究成功,不仅为心血管疾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更为中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这一突破性进展表明,通过严谨的科学研究和循证医学方法,中药完全有能力在现代医学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为全球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