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超贤携黄轩于适解读《蛟龙行动》:揭秘中国首部潜艇大战电影
林超贤携黄轩于适解读《蛟龙行动》:揭秘中国首部潜艇大战电影
随着春节档的临近,由林超贤执导、黄轩和于适领衔主演的军事战争大片《蛟龙行动》已开启预售。近日,主创团队接受了专访,分享了他们在拍摄过程中的精彩经历和感受。
导演林超贤:用“科研级”态度打造中国首部潜艇电影
林超贤导演表示,拍摄潜艇电影“等于大家要去做一次科研”。为了确保影片的专业性和真实性,剧组邀请了多位潜艇操作顾问和鱼雷顾问,美术组成员接近200名,整个团队最多时高达1300余人。
“每个大国都要有一部潜艇电影,我们也要有一部自己的潜艇电影。”林超贤表示,此次将战场设定在海底,力求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视觉冲击和观影体验。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他亲力亲为,甚至在零下的水温中带病下水拍摄,这种敬业精神也感染了整个剧组。
演员黄轩、于适:在挑战中寻找突破
对于演员们来说,《蛟龙行动》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挑战。黄轩表示,导演“每天都穿着迷彩服,拿着枪,到处跑”,这种对电影的热爱和专注令人敬佩。于适则表示,“导演在身边就觉得很安心”,这种信任感让演员们能够全身心投入角色。
为了更好地塑造角色,演员们接受了严格的训练,包括潜水、闭气等高难度动作。蒋璐霞透露,导演不仅要求演员们完成这些挑战,自己也亲自下水拍摄,这种身先士卒的精神让整个团队都充满了斗志。
制作幕后:1:1还原“龙鲸号”潜艇
影片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1:1还原的“龙鲸号”潜艇。这艘全长120米、宽11米、高16米的“钢铁巨兽”内部设置了9个舱室,从鱼雷舱到指挥舱,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雕琢。张涵予登上“龙鲸号”后感叹:“太真实了,这简直就是中国电影工业化的完美体现。”
除了潜艇本身,剧组还搭建了50多个场景,设计了16种以上潜艇武器。为了攻克水下拍摄的技术难题,技术人员专门研发定制了专用设备,确保既能满足拍摄需求,又能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
预售开启:市场表现值得期待
《蛟龙行动》已于1月19日正式开启预售。虽然预售初期成绩可能并不突出,但业内人士普遍看好其后续表现。历史上不乏预售成绩平平但最终凭借口碑逆袭的案例,如2018年的《红海行动》就是最好的例证。
林超贤表示:“我们拍出的电影,一定要对得起观众的电影票。我们要让观众感受到,走进影院看这部电影值回票价,不虚此行。”这种对品质的追求和自信,或许正是《蛟龙行动》最值得期待的地方。
作为中国首部潜艇题材电影,《蛟龙行动》不仅填补了国产电影在这一领域的空白,更展现了中国电影工业的最新水准。无论从创作团队的专业态度,还是从影片的制作规模来看,这部作品都值得观众期待。随着预售的开启,这部凝聚了无数人心血的电影即将接受市场的检验,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