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应对高温常态化,城市亟需全方位系统解决方案

创作时间:
2025-01-21 19:29:46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应对高温常态化,城市亟需全方位系统解决方案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极端高温天气正变得越来越频繁和严重。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城市需要制定系统性、中长期的《夏季高温应对方案》,从城市规划、经济布局、能源体系、公共卫生等多个角度做出系统性的行动方案。


2023年8月,长沙街头乘凉的人。

高温应对方案的急迫性

气候变化背景下的高温常态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指出,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大多数陆地区域的极端热事件变得更加频繁和强烈。报告预测,即使在最保守的全球升温水平情景下,未来发生平均十年一遇陆地极端热事件的频率将增加至少三倍。

在中国,2023年地表平均气温较常年值偏高0.84℃,为1901年以来最暖年份。城市热岛效应加剧了高温影响,城市会比乡村地区高出3-8°C。2020年以来,福州、重庆、北京等地的高温天数显著增加,极端高温天气极可能带来城市规模性公共健康事件。

高温的广泛影响

高温不仅带来健康威胁,还会对经济活力、能源规划、城市建设等产生深远影响:

  1. 公共健康威胁:高温会引发热痉挛、热衰竭等状况,还会加剧心脏病、脑卒中等疾病,导致伤亡事故。

  2. 经济影响:高温热浪导致的总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下降,将减少全球总工作时间,带来经济损失。

  3. 电力保供压力:夏季空调是城市用电大户,因空调开关机时间集中,导致电网负荷增加,形成供电压力。

  4. 经济布局与城市规划:农业、旅游业、建筑业等会因高温形成直接损失,数据中心等有更多制冷需求的产业,会更多向凉爽地区布局。

  5. 环境影响:使用空调会带来环境与气候影响,一方面使用能耗增加了发电导致的空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另一方面,许多空调的制冷剂本身,就是超级温室气体,其增温效果远超二氧化碳。

制定中长期应对方案

中国已有高温热浪的应对措施,但应对高温还应强调适应和减缓并重。近年来,海内外一系列新的战略、政策和探索,为城市应对高温提供了更多元的支撑。

方案主要内容建议

  1. 开展全方位城市高温风险评估:科学预判城市所处区域的气候趋势、城市热岛效应,评估城市高温对公众健康、能源需求、经济结构等的影响。

  2. 强化特异性高温预测预警与信息网络:构建符合特定城市需求的高温热浪预警体系,完善监测网络,提升信息发布能力与传播效率。

  3. 改善城市布局与基础设施:落实气候适应性城市、绿色可持续城市规划原则,通过规划风廊体系、建设生态绿地,降低街道和公共空间的地表温度。

  4. 推广绿色高效制冷技术和方式:大幅提高城市制冷能效和绿色水平,采用环保制冷剂的高效空调等制冷产品。

  5. 提升城市智慧管理能力:优化城市管理部门应对高温的综合能力,包括精细化高温预报预警信息发布、绘制纳凉场所地图等。

  6. 提高认知,促进共识:通过碳普惠等创新机制的推广和应用,促进居民更多采用低碳度夏模式、采购绿色高效的制冷产品等。

在全球变暖的长期趋势下,高温季节将以前所未有的方式,不断挑战人们的适应力,需要政府部门加强治理决心、创新治理模式,在提供气候服务方面采取积极行动,提升城市高温韧性,保护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尽可能减少极端天气事件的经济影响。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