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票新增“改签费”,坐高铁还香吗?
火车票新增“改签费”,坐高铁还香吗?
端午节小长假期间,短途火车票和高铁票再次出现秒空现象。然而,随着铁路部门调整票价和改签政策,旅客在规划行程时需要更加谨慎。本文将详细解析最新的改签政策及其对旅客的影响。
《囧妈》剧照
免费改签一次,自来有之,在旅客的心目中似乎是天经地义的。尤其经常乘火车的旅客,若临时遇到急事,往往会纠结一番,到底是退票还是改签一趟火车。退票会牵涉到退票费用,最新的退票规则是开车前8天以上的不收退票费;开车前48小时以上、不足8天的,按票面价格5%计;开车前24小时以上、不足48小时的,按票面价格10%计;开车前不足24小时的,按票面价格20%计。这也意味着,不到万不得已,最好是改签,毕竟是免费的。
当然改签也有限制,最大的限制是改签的车票只能是所购票票面日期当天或之前的。若想延后出行,只能先退票了。而旅客临时改变行程多是临时走不开,是想延后,在规则上却是不能改签的。
新规始于今年1月15日,最大的变动是扩展了改签范围:预售期内列车都能改签。不过,一次免费改签的机会取消了。虽保留了开场48小时前的免费改签,但48小时内的改签却是要收费。收费标准因时间不同,分别为低票面价格的5%、15%。如果车都开了再改签次日及以后,收费还很高,按低票面价格的40%核收改签费。
《幸福慢车》剧照
仔细研究了改签收费规则,旅客们一定联想到了一句俗话“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受影响最大的情况是:火车已开,误了车的改签。误了车,改签当日24点前的车次,免费;改签次日及其以后车次,收费40%。也就是说,左思右想在开车前改行程,不如等到车开了再改签,继续乘车,不多花费一分一文的费用。当然这也是有风险的,很可能后面的车都满员,于是不得不缴纳40%的票价改签新行程。
误了车,难道不应该先退票,缴纳20%的退票手续费,再买票,如此操作岂不比40%的改签手续费节省得多。实际上很多误车的旅客此前就是这样做的。可当很多人纷纷表示误车也可以退票的时候,已经有乘客遭遇到新情况,误车后车票只能作废处理。误了车,如果是直达且沿路不停泊,铁路部门的确产生了明确的损失,可如果沿途还上人,其实票还是能接着卖的。对于误车后的车票,铁路部门只有改签的规定,并无退票的规定,那些退票再购票的经历,或许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
《再见,少年》剧照
买飞机票的时候,我们是要在机票外各种附加费用上费上一番心思的,比如自由退换票,都得提前多付款,买到相应的权限。火车购票,虽不必提前买权利,却要在改签的过程中“赌”上一把,还是让人很是新奇。或许,这正是铁路部门向航空市场靠拢,铁老大刻板面孔的一丝新意。但显然,这会使很多旅客无所适从,行程有变,究竟是退票还是改签还是开车后改签当日票,相信也只有经常在铁路线上行走的旅客才拿捏得清楚。
一次看似有利于消费者的规则小改动,背后仍是铁路部门的“大算盘”。误过车的旅客或许都有过经历,坐普通列车错过了车票也就作废了,但坐高铁,作为一项高附加值的消费,错过了当次,火车站默认是可以乘坐下一次列车的。笔者曾因交通拥堵误了车,当气喘吁吁地奔到检票口,得到的是非常温馨的待遇,站台上的乘务员并不难为我,而是安排坐下一趟车。唯一的麻烦可能是下一趟车没有座位,没准儿得站到目的地。
高铁在几年前还是新事物,铁路部门以对标航空公司的制服,贴心的服务,便捷的候车安排,给消费者高大上的服务体验,错过了车次也不作废车票,我想就是这种体验里的一部分。当时我并不知道铁路部门对误车的明确说法,但一旦遇到了,感受到这种服务,却是让消费者刻骨铭心的。
《我在路上最爱你》剧照
这就是当时让人颇为感动的人性化服务。人性化背后当然还应该有制度保障,按规定,开车之后,旅客仍可改签当日其他列车,但只能在票面发站办理改签。若是按照这项规定,即使错过了绿皮车,若当日后来的绿皮车仍有余票,也是可以改签的。
“八纵八横”的高铁网络即将建成,铁路出行越来越方便。如今人们出差坐高铁,搭高铁如同坐公交车,给每次倒换留出半个小时的时间就足够了。明确误车仍免费免签,或许就是给坐高铁如同坐公交的旅客保留的一项便利。对于频繁出差的商务旅行,免去了去机场的路途和机场长久的候机,高铁站又多建于大城市中心,商务旅行更多仰赖于高铁。可若列车晚点,就可能误车,令换乘复杂化。商务旅客,是高铁的最优质客源了。
《穿过月亮的旅行》剧照
铁路部门背负着6万亿元修造高铁的债务,偿债刻不容缓,于是我们就频繁看到铁路调价、变更运营图等等的消息。每一次变更,因牵涉面广牵动人心。
6月15日铁路将更新运行图,京港、沪港间开行高铁动卧列车。京港和沪港建实现了夕发朝至,傍晚上车早晨就到达了,睡眠中实现了南北城市间的大跨越,不耽搁时间,还节省了住宿费用。当然,在此之前内地的几大城市间已经有类似的旅行服务,却没有通港的动卧。
可大众最关心的还是那些绿皮车,那些高铁之外的Z字头、T字头列车,东部高铁上南来北往的旅客再多,普速列车上的旅客更多。当我在12306上寻找北京和上海间那两趟曾给自己留下美好记忆的夕发朝至卧铺车的时候,却只见一列孤立于G字头铺满的页面上。这硕果仅存的一趟“国民列车”,还是将近中午才到达。
《追火车日记》剧照
惟愿火车这种广大旅客远行最依仗的交通工具,除了快捷和昂贵这一种选项组合,还有更多慢一些却廉价的组合。
本文原文来自《三联生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