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阴天摄影后期处理,让你的照片秒变大片!

创作时间:
2025-01-21 19:34:0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阴天摄影后期处理,让你的照片秒变大片!

阴天摄影常常面临色彩平淡、光影不足等问题,但通过后期处理,你可以轻松解决这些问题。从调整色彩饱和度到利用光影对比,再到尝试黑白摄影,多种方法都能让你的阴天摄影作品焕然一新。此外,后期处理软件如Adobe Lightroom和Photoshop也是提升照片品质的强大工具。掌握这些技巧,让你的阴天照片也能光彩夺目,成为朋友圈点赞王!

01

后期处理基本技巧

调整对比度

对比度是影响照片效果的重要参数。过度提高对比度会让照片的颜色看起来过于浓重,高光部分还好,注意看阴影,也就是照片中深色位置的颜色变化,再看直方图中曲线的变化,这足以证明对比度影响照片中很大范围的曝光,所以要小心使用。事实上对比度除了对曝光有影响,还对饱和度有影响,注意观察左侧建筑上的玻璃颜色,增加对比度后是不是变得更黄了,而且还黄的很不自然,所以这是另外一个理由,一定要少用对比度参数。

清晰度设置

清晰度设置作为小范围的边缘对比度设置,过度使用会让照片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不仅让颜色变了个味,还让照片显得更脏了,不要错把这种效果当成是立体感和质感,虽然它确实有增加立体感的作用。那怎么才能做到提高清晰度,又不会过度使用呢,我平时后期的时候会放大照片,在拖动清晰度数值的时候观察建筑边缘和暗部颜色变化,提高清晰度数值,楼顶的边缘开始变得明显,下面单色的位置开始产生一些颜色变化,当这种变化越来越清晰的时候,就说明该往回拉了,已经有了过度使用的征兆。这个方法在那些玻璃多的建筑上效果不明显,甚至看不出来是否过度,所以尽量找玻璃少且边缘明显的元素来观察。过度使用清晰度还会产生新的噪点,所以一定要谨慎调整。

色调曲线

色调曲线中的亮色调和暗色调数值和对比度设置类似,过分使用会让高光溢出,而阴影变得充满噪点。在点曲线中有三个预设,中对比度是比较常用的设置,而强对比度尽量要避免使用,它就是将亮色调与暗色调拉开了太多的对比,让照片中深色的位置看起来过于暗。

锐化和噪点消除

可以说每张照片都需要在最后进行锐化和噪点消除,尽管拍摄时使用的是最低ISO,像上面说的,很多提升对比度清晰度的参数,都会让照片产生新的噪点,那些之前看不出来的噪点,会因为提高了立体感和清晰度,现在就变得容易被看到了,锐化也会产生噪点,所以在添加锐化和细节的时候,也要注意观察照片中单一颜色的区域,看看是不是出现了噪点。在调整的过程中,可以按着Option键PC上的Alt键,来实时观察调整变化,去掉了复杂的颜色,细节和噪点就会看得更清楚了。先添加噪点消除还是锐化都没有关系,放大照片观察,如果已经有噪点产生,那就先消除,如果细节不好那就先锐化。搭配明亮度噪点消除来找到一个平衡的数值,既能保留细节,又没有太多的噪点,这可能需要反复的练习,找一找感觉才能熟练运用。

暗角

评价一个镜头的好坏是有没有暗角,追求没有暗角的照片是前期的事儿,后期为什么还要添加暗角呢,其实这得看拍的是什么,如果是这样的风景,添加暗角会让天空出现一个奇怪的框,不好看。

但如果是这样题材的照片呢,添加一个暗角反而会变得更好看,所以在使用暗角参数的时候,找到合适的内容再添加,不要每张照片都加上暗角。添加的合适会让照片出彩,加的不恰当,会让整个后期前功尽弃。

去朦胧

在阴天或者空气不好的时候,用一点去朦胧来增加通透度是十分有必要的,这个功能的效果很综合,有一点对比度和饱和度结合的效果,但又不完全一样,但过度使用的话依然会产生大量的噪点,让阴影看起来比较脏,整体画面也会过分的夸张,违背了真实的风景。所以在调整的时候通常加很少量的去朦胧,就可以达到很明显的效果了。在调整的过程中,特别要观察阴影部分,比如天空中的云,过度添加去朦胧让云上多了很多噪点,所以当噪点开始出现的时候,就要开始回调了。

02

解决偏色问题

偏色是指拍摄出来的照片颜色与实际场景的颜色不符,通常表现为整体色调偏向某种颜色。例如,照片呈现出明显的蓝色、黄色、绿色或紫色等色调,而这些色调与实际场景的颜色不一致。偏色不仅影响照片的美观,还会让照片的色彩信息失真,无法准确还原拍摄场景的真实色彩。

光源色温

光源色温是影响照片色彩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类型的光源具有不同的色温,色温决定了光源的颜色倾向。例如,日光色温大约为5500K,而白炽灯的色温则在2800K左右。色温较低的光源(如白炽灯)会使照片呈现偏黄或偏红的色调,而色温较高的光源(如荧光灯)则会使照片偏蓝。如果相机的白平衡设置不当,无法正确校正光源的色温,就会导致偏色。

白平衡设置

白平衡是相机用于校正色温的功能,它能够调整图像中的颜色,使其看起来与肉眼所见的颜色一致。不同的拍摄场景需要不同的白平衡设置,例如,晴天、阴天、荧光灯、钨丝灯等都有对应的白平衡选项。如果白平衡设置错误或自动白平衡未能正确识别当前光线条件,就会导致偏色现象。例如,在日光环境下使用了“钨丝灯”白平衡设置,照片可能会偏蓝。

环境反射

环境中的反射光也会影响照片的色彩。例如,在有大量绿色植物的环境中拍摄时,绿光会反射到被摄物体上,导致照片偏绿。同样地,在红砖墙附近拍摄时,照片可能会偏红。这种环境反射会使得整个画面出现偏色,特别是在没有其他强光源的情况下。

滤镜使用

摄影师在拍摄时有时会使用滤镜来增强效果或保护镜头。然而,使用不当或质量较差的滤镜可能会导致偏色。例如,一些中性灰滤镜(ND滤镜)或偏振滤镜在使用时可能会使照片偏色。此外,低质量的UV镜也可能引入色偏,尤其是在逆光条件下拍摄时更为明显。

显示设备

偏色不仅仅发生在拍摄过程中,有时也可能是在后期处理或照片展示时出现。例如,不同显示设备的色彩校准不同,可能会导致在电脑屏幕上看似正常的照片在手机、平板或其他显示器上显示出偏色。因此,显示设备的校色不当也可能引发偏色问题。

如何解决偏色问题

解决偏色问题需要从拍摄前的准备、拍摄过程中的设置以及后期处理等多个环节入手。

  1. 正确设置白平衡

为了避免偏色,首先要确保相机的白平衡设置正确。在拍摄之前,可以根据光源的类型选择对应的白平衡模式。如果对光线条件不确定,可以拍摄一张照片并查看效果,如果发现偏色,可以手动调整白平衡或使用灰卡进行精确校正。

  1. 使用定制白平衡

在光线复杂的环境下,自动白平衡可能无法准确校正色温,这时可以使用相机的“定制白平衡”功能。通过拍摄一张灰卡照片,让相机以这张照片为基准进行白平衡校正,这样可以确保在特定光线下获得准确的色彩还原。

  1. 避免环境反射

在容易发生环境反射的场景中拍摄时,尽量避免被摄物体与反射源太近。如果无法避免,可以尝试改变拍摄角度,或者使用反光板和遮光板来控制反射光线的影响。

  1. 选择高质量滤镜

如果需要使用滤镜,尽量选择高质量的品牌滤镜,以减少不必要的色彩偏移。此外,拍摄前可以通过测试滤镜在不同光线条件下的表现,确保不会影响照片的色彩还原。

  1. 后期校正

即使在拍摄过程中已经尽量避免偏色,后期处理仍然是校正色彩偏移的重要步骤。使用Photoshop、Lightroom等图像处理软件,可以通过调整白平衡、色阶、色相等参数来修正偏色。同时,也可以使用色彩校正工具对照片中的特定区域进行色彩调整,以获得更自然的色彩效果。

  1. 校正显示设备

为了确保照片在不同设备上显示的颜色一致性,摄影师可以使用专业的显示器校色仪对显示设备进行校准。定期校正显示器的色彩设置,可以避免因显示设备问题导致的偏色。

03

实战案例:手机全景照片拍摄与后期处理

场景选择

使用手机或者是单反进行拍摄时,我们是通过接片的方式来合成全景照片(全景相机或者无人机可一键生成),鉴于没有三脚架和云台的情况,所以我们在选择场景时有一些小的限制。

  1. 拍摄点的垂直地面尽可能的光滑,不要选择有密集地砖或者是特征明显的地面,以便后期补地困难(当然有专业设备和技术可不太考虑此条);

  2. 选择大范围的场景,小范围场景拍摄没有云台和三脚架不利于拼接照片;

  3. 光线充足的场景,光线充足采集的图像清晰,利于拼接照片,这里注意最好在晴天多云的天气下进行拍摄,以便采集到天空的控制点信息从而利于拼接(这条的限制较大,在实际拍摄中我们可以忽略天空的采集,后期使用PS进行补天。但是要尽可能的采集到除天空外的所有图像信息)。

  4. 选择流动物体较少的场景。人少的地方,无风或者是微风。人群走动会造成拼合困难,吹风在HDR合成时会造成鬼影。

拍摄方法

打开手机相机的专业模式,调整感光度,快门,景深至还原拍摄场景,长按屏幕锁定曝光(锁定曝光是为了拍摄多张照片时各照片之间没有亮度差异或色差),如有HDR模式可打开(HDR为高动态光照渲染,可为图片提供更多的动态范围和图像细节,实际原理是用低曝光、中等曝光、高曝光拍摄三张照片后自动进行合成为一张照片,使得暗部细节和高光部分都有较好的表达。部分单反相机不会自动合成,需要后期在Lr或是其他软件进行合成)。

接下来是如何进行拍摄,首先我们选好位置,手持手机站立,将手机置于胸前或者是举起(位置不可太低),一般选择竖拍。对准场景即可开始拍摄,我们看图:

第一张图,拍摄时转动是以手机为中轴线转动,而不是手持手机转动身体,这会造成采集点不唯一,后期拼接可能会有畸变或是不易拼接。

第二张图,比较抽象,但是我相信你们能懂。由于手机画幅的限制,水平拍摄一圈采集不到上下180°的所有信息,所以这里我们采用三段式拍摄(朝上、水平、朝下),先拍哪一段都可,重点是在转动拍摄和三段式拍摄时,每张照片一定要有重合部分,且至少有25%的重合(倒也不必那么精确,但是要尽可能靠近这个参数)。注意,不仅转动拍摄时左右要有重合,三段式每一段上下也需要有重合。至于拍摄张数,没有限制,我们的原则是尽可能的采集到所有信息,可多但不能少,少信息后期拼接时是黑色。三圈拍完之后,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头顶的天空和垂直的地面可能没完全被采集进去,所以我们还要进行补天和补地的拍摄。仍然保持位置不变(站立位置和手机位置),将摄像头垂直朝天空拍摄一张,注意各参数不变,且也需要与+45°拍摄的一圈图片有重合;补地的话,大家会注意到一个问题,朝下拍会将自己的腿拍进去,这里我们的方法是在不动的情况下先垂直向下拍一张自己腿站立的地方,保持手机位置不变,人站到一旁去(这个一旁指的是上一张已经采集过的地面的位置),再垂直拍一张地面(这一张就是刚刚自己站立的位置遮挡住的地面),也需要和-45°拍摄的一圈图片有重合(由于没有三脚架和遥控拍摄所以还是可能采集到自己的腿,没关系,只要地面比较平滑,我们可以通过后期解决)。这样呢,我们的拍摄部分就完成了。

图像处理

采集到的图片导入到Ps或是Lr可以进行滤镜的添加或者调色,注意所有图片都必须使用同一种滤镜或是调色方案。之后导入到PTGui,最新版为PTGui12,算法较优。导入后一键拼接就完了,部分可能会有拼接效果不理想的情况,PTGui可进行矫正以及一些处理操作,具体就不赘述了。重点是前期拍摄,如果拍摄得当,后期是不需要进行很多处理的。

再说对补天和补地的处理。天空的情况可能不是随时都很理想,如遇到阴天、多云的情况天空不是很通透,这时候可以将拼接好的图片导入到Ps中,抠出天空的部分,另选一张好看的天空,拉一个透明渐变就OK。注意不要改变图片大小,一般是2:1的比例。补地呢,如上文,补地的两张图片如果拍摄得好,PTGui是会自动将被遮挡的部分给补完整,但是如有没去掉的情况,也是可以进行ps处理的,我们就需要使用另一款软件Pano2VR。为什么要使用这款软件呢?Ps不能直接进行处理吗?我们拼接好但是有瑕疵的照片是矩形投影,它的画面上下是有畸变的,需要使用专业的播放软件才能进行查看,如果直接截取,得到的照片是有畸变的,不利于后期处理(是完全没办法处理)。所以我们使用Pano2VR打开图片,是可以以正常视角浏览的,在需要进行处理的地方打上补丁(这是一个软件功能),截取为psd格式,软件会自动打开ps,这时候我们的图片就是无畸变的,可以进行一些处理去掉遮挡部分,处理完只需要Ctrl+S保存,切换到Pano2VR,软件会自动更新已处理过的部分。处理完成后输出保存就好了(这里的具体实现细节不过多赘述,如有疑问,ask me please)。

这就是我总结的手机全景拍摄方法,在没有三脚架和云台的情况下,拍摄会相对困难,但是只要掌握一定的方法,我们还是能够拍摄出较为完整的全景图片。祝大家拍摄顺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