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海鲜虽美味,食用安全需谨记

创作时间:
2025-01-22 08:44:4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海鲜虽美味,食用安全需谨记

5000多条寄生虫入侵脑肺,这样的案例令人触目惊心。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海鲜已成为餐桌上的常见美食,但食用不当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健康隐患。

01

海鲜食用安全指南

煮熟煮透是关键

很多人认为海鱼因为海水高盐、有渗透压等,寄生虫无法存活,要比淡水鱼更安全。实际上,虽然海鱼寄生虫要比河鲜少,但海鱼身上也一样会有寄生虫,像蛔虫、异尖线虫等都是海鱼中有的寄生虫。如果生鱼片中有异尖线虫,随着生鱼片进入人体,就会钻入消化道壁内,甚至还会钻到其他脏器组织中,引发一系列急性症状。

此外,还有人认为深度冷冻可以杀死部分寄生虫,更是无稽之谈。有文献发现要用商用气流冷冻机零下30度制冷超15小时,才能杀死异尖线虫。而且,海鲜上不光有寄生虫,还有细菌,不新鲜的海鲜中可能会有副溶血弧菌和创伤弧菌,感染副溶血弧菌后可能会引发呕吐、腹泻、恶心、脱水等肠胃炎症状,而感染创伤弧菌后可能会诱发败血病,面临截肢或死亡的风险。因此,为了安全考量,海鲜尽量还是烹饪熟了再吃。

特殊人群需谨慎

海鲜虽然营养丰富,但并非人人都适合食用:

  • 痛风患者:海鲜属于高嘌呤食物,大量食用会加重病情。
  • 甲亢患者:虾皮、贝类等海鲜含碘量高,食用后可能导致症状加重。
  • 胃肠道功能不佳者:海鲜性寒,大量食用可能引发腹痛、腹泻。

食用搭配有讲究

  • 避免与啤酒同食:海鲜嘌呤含量高,搭配啤酒会加速嘌呤分解,使体内尿酸含量升高,从而诱发痛风。
  • 服抗过敏药期间:海鲜富含组氨酸,在体内会形成大量组胺,可能加重过敏反应。
  • 搭配热汤食用:海鲜性寒,食用前喝点热汤或搭配姜、芥末等调料,可以减轻寒凉,避免腹痛腹泻。
02

健康烹饪方法

多种烹饪方式任你选

  • :简单健康,能保持鱼肉的鲜嫩和营养。
  • :快速美味,适合搭配香料提升风味。
  • :外焦里嫩,香气四溢,可刷上腌料增添风味。
  • :保留营养的最佳方式,淋上热油和酱油,撒上葱花和香菜,既美观又美味。

生食需谨慎

生鱼片等生食是很多人的最爱,但这种食用方式风险较高。如果要生食,必须确保:

  • 食材新鲜:选择专门用于生食的海鲜产品。
  • 来源可靠:确保海鲜来自安全的水域。
  • 专业处理:由专业厨师进行处理,避免污染。
03

海鲜食用误区

“海虾陆养”安全吗?

海鲜陆养是指在陆地营造类似于海洋的生态环境,人工养殖鱼类、虾蟹类、贝类等海产品。现代化的工厂养殖确实具有高密度的特点,提高了养殖效率和经济效益,但绝不代表品质的下降,其可让海虾在一个非常优良的环境中生长。海虾养殖很少用药,不会导致药残超标。海虾的养殖周期一般为3-4个月,目前主要通过两方面来进行病害防控:一是选用健康、抗病能力强的虾苗;二是科学调控养殖水质、底质、溶氧、饲料精准投喂等要素。

冷冻海鲜营养价值低?

现在的冷冻海鲜几乎都是采用速冻技术,能快速地把食物温度降低到远远低于水的凝固点(通常在零下18℃以下),能最大程度地保留食物的营养和口感,营养的损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且,温度低,细胞活动基本都停止了,微生物的活动也受到了极大限制,能够保存很长时间。不过,冷冻海鲜长时间冷冻会逐渐失水,可能口感会稍微差一些。

海鲜是“发物”?

所谓“发物”多是指具有刺激性、容易诱发某些疾病或加重已有疾病的食物。事实上,没有充足的科学证据证明“发物”理论正确。无论是在经典医学典籍,还是在现代临床医学或营养学方面的书籍中,都没有相关的记载。现代医学认为外伤病人作为特殊人群,适当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有助于提升身体的自愈能力。海鲜类食物多富含优质蛋白质,有利于伤口愈合。另外,一些深海鱼类还富含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如EPA、DHA),有助于创伤患者修复神经系统,调节炎症免疫反应。

海鲜与维生素C不能同吃?

这是一则多年流传的旧谣,主要说的是由于环境污染,海产品中含有不少砷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本身无毒,但如果摄入高剂量的维生素C或者大量水果,就会和化合物发生反应,生成有毒的含砷化合物。这个说法原理上说得通,但是忽略了剂量。按含砷化合物的中毒剂量推算,即便在反应完全的条件下,人也得同时吃500毫克维生素C和好几公斤污染比较严重的海鲜才有中毒的风险,如果把维生素C换算成蔬菜水果,也会是普通人完全无法一次吃下的量,因此生活中恐怕没有人会这么操作。而我们平时吃一点海鲜,再配点水果,其实从营养上来说是很健康的吃法,不用担心。

04

实用建议

  1. 选购新鲜海鲜:通过观察外观、闻味道、询问来源等方式选购新鲜海鲜。
  2. 注意个人体质:过敏体质人群需谨慎食用,儿童、孕妇和老年人等免疫力较低的人群也应适量食用。
  3. 科学储存:短时间储存可放入冰箱冷藏,长时间储存则需冷冻保存。
  4. 及时就医:食用海鲜后如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海鲜虽美味,但食用安全不容忽视。遵循上述建议,才能真正享受到海鲜带来的美味与营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