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脱氢乙酸钠禁用看食品添加剂安全性:以醋酸钠为例
从脱氢乙酸钠禁用看食品添加剂安全性:以醋酸钠为例
近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引发广泛关注。根据新标准,自2025年2月8日起,脱氢乙酸及其钠盐将不得再用于面包、糕点等食品中。这一变化引发了公众对食品添加剂安全性的担忧:脱氢乙酸钠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会被禁用?其他食品添加剂是否安全?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
脱氢乙酸钠:从"防腐明星"到被禁用
脱氢乙酸钠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属于低毒高效的广谱性防腐剂。它能较好地抑制细菌、霉菌和酵母菌,避免食品霉变。与苯甲酸钠、丙酸钙和山梨酸钾等其他防腐剂相比,脱氢乙酸钠的适用范围更广,pH值在4-8的范围内都能发挥良好效果。
根据现行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脱氢乙酸钠可用于腌渍的蔬菜、面包、糕点、焙烤食品馅料及表面用挂浆、熟肉制品等共12类食品中,最大使用量为0.5-1.0克/千克(以脱氢乙酸计)。
然而,近年来关于脱氢乙酸钠存在潜在危害的声音逐渐增多。研究发现,长期摄入脱氢乙酸可能引起肝、肾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表现为肝肾功能性减弱、惊厥、颤抖等,还可能会引起体重减少和慢性肺水肿。
醋酸钠:安全性更高的替代选择
与脱氢乙酸钠相比,醋酸钠是一种相对安全的食品添加剂。醋酸钠,又称为乙酸钠,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H₃COONa。它在工业、食品、医药和农业等多个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醋酸钠在食品加工中的主要作用是调节pH值、改善口感和延长保质期。它具有以下特点:
安全性高:醋酸钠在体内能被代谢为乙酸,而乙酸是一种毒性极低的成分。它属于低毒物质,在体内主要代谢为乙酸(醋里的主要酸味物质),而乙酸是一种毒性极低的成分。
适用范围广:醋酸钠可用于多种食品中,包括调味料、腌制品、烘焙食品、饮料等。
多功能性:除了防腐作用,醋酸钠还能改善食品的口感和色泽,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估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是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事实上,食品添加剂和非法添加物不能混为一谈。在孙宝国看来,正确使用食品添加剂并不会造成食品安全问题,过去一些案例如三聚氰胺或染色馒头,是因为违规使用“非法添加物”或滥用食品添加剂造成的。
我国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有着严格的标准和规定。在评估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时,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每日允许摄入量(ADI):这是衡量食品添加剂安全性的关键指标,指一个人每天可以安全摄入的该物质的最大量。
风险评估: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会定期对食品添加剂进行安全性评估,根据最新研究结果和使用情况调整使用标准。
使用范围和限量:每种食品添加剂都有其特定的使用范围和最大使用量,以确保安全性。
其他常见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
除了脱氢乙酸钠和醋酸钠,还有许多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功能和安全性:
防腐剂:如苯甲酸及其盐类、山梨酸及其盐类、丙酸及其盐类和对羟基苯甲酸酯类,主要用于延长食品保质期。
甜味剂:如木糖醇、甜菊苷和麦芽糖醇等,用于赋予食品甜味,同时减少热量摄入。
增稠剂:如明胶、麦芽糊精、果胶、卡拉胶和黄原胶,用于增加食品的黏稠度。
着色剂:如胡萝卜素、焦糖色素等,用于改善食品的外观和色泽。
结语
食品添加剂在现代食品工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能改善食品品质、延长保质期、提升口感和色泽。然而,不同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存在差异。脱氢乙酸钠因潜在的安全风险将被禁用,而醋酸钠等其他添加剂则因其较高的安全性而被广泛使用。消费者在选购食品时,应注意查看配料表,了解食品中添加的成分,并适量食用。同时,食品生产企业也应严格遵守相关标准,确保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