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里的十种荷花:从君子到国殇,演绎千年风雅
宋词里的十种荷花:从君子到国殇,演绎千年风雅
荷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意象,不仅以其清丽脱俗的外表引人注目,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宋词中,荷花被赋予了多重意蕴,从君子之德到少女娇羞,从思乡情怀到国破家亡的哀伤,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君子之花
碧圆自洁。向浅洲远渚,亭亭清绝。犹有遗簪,不展秋心,能卷几多炎热。鸳鸯密语同倾盖,且莫与、浣纱人说。恐怨歌、忽断花风,碎却翠云千叠。
回首当年汉舞,怕飞去、谩皱留仙裙折。恋恋青衫,犹染枯香,还叹鬓丝飘雪。盘心清露如铅水,又一夜、西风吹折。喜静看、匹练秋光,倒泻半湖明月。
——张炎《疏影·咏荷叶》
赏析:此词表面上是咏荷,实际上上是抒怀。全词色彩鲜明,清丽流畅,洋溢着积极乐观的情绪。通过咏叹荷叶的高洁自持,取其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品性,隐寓着词人洁身自好的情志。
高岸之花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贺铸《踏莎行·杨柳回塘》
赏析:此词的荷花就象一位孤寂的美人,无人欣赏,无人爱慕,饱含零落的凄苦。关键是这美人心志还很高岸,即使凄风冷雨,我仍然不在百花争艳的春天开放,宁愿盛开在炎炎的夏日。荷花、美人、君子,形成了完美和谐的统一。
思乡之花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
赏析:词人将雨后初晴的仲夏荷塘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迎风摆动的清新淡雅便款款而出。作者由眼前的荷花想到故乡的荷花。把子浓浓的思乡情,向荷花娓娓道来,构思尤为巧妙别致。
少女之花
笑艳秋莲生绿浦。红脸青腰,旧识凌波女。照影弄妆娇欲语。西风岂是繁花主。
可恨良辰天不与。才过斜阳,又是黄昏雨。朝落暮开空自许。竟无人解知心苦。
——晏几道《蝶恋花·笑艳秋莲生绿浦》
赏析:词人把莲花比作了少女,以笑脸以花朵,以腰肢比茎干,以“照影弄妆”比喻莲花的迎风临水。这样描写,既有形,更有神,把莲花写活了。
寂寞之花
四面垂杨十里荷,问云何处最花多。画楼南畔夕阳和。
天气乍凉人寂寞,光阴须得酒消磨。且来花里听笙歌。
——苏轼《浣溪沙·荷花》
赏析:词中,苏轼面前面一段还在赞美颍州西湖盛放的荷花之美,后一段却突然急转直下,感叹起自己仕宦寂寞来。读后给人一种大起大落、反差极大的感觉。要想在淡泊利禄和放不下之间找到心理平衡, 愈加使自己陷入难以解脱的矛盾苦闷。
心苦之花
红粉靓梳妆,翠盖低风雨。占断人间六月凉。期月鸳鸯浦。
根底藕丝长,花里莲心苦,只为风流,有许愁,更衬佳人步。
——辛弃疾《卜算子·为人赋荷花》
赏析:横刀立马的铁血将军辛弃疾,写荷花之静美,充满着无可奈何的自嘲。只是那荷花坚守的月亮,到底配不上荷花的付出。但苦是人生常态。辛弃疾只能微笑喝下一杯酒,告诉你,荷花好看,心却苦。
生不逢时之花
青春花姊不同时。凄凉生较迟。艳妆临水最相宜。风来吹绣漪。
惊旧事,问长眉。月明仙梦回。凭阑人但觉秋肥。花愁人不知。
——吴文英《醉桃源·芙蓉》
赏析:荷花有春花之丰容华彩,秋花之艳质冰骨,但却因未能植根陶谢名门,恰如格调迥异世俗、无以自托良媒的未嫁贫女。词人借咏荷花以抒写词人生不逢时的慨叹。
离别相思之花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赏析:李清照笔下,凋零的红色荷花,诉尽了离愁别绪、相思之苦。给人带来视觉上的颓废,没有美的感受,但是它若与作者心境结合,便是一种凄美,一种令人悸动的美。
宁静欢愉之花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泻清波。
———杨万里《昭君怨·咏荷上雨》
赏析:这首小令用轻松活泼的笔调写自己梦中泛舟西湖和被雨惊醒后的情景。梦的氤氲带来的是泛舟西湖,荷满莲香,烟雨交加的如诗如画的仙境,觉醒后池荷跳雨,清波涟涟,美不胜收。
国亡挽歌之花
我梦唐宫春昼迟。正舞到、曳裾时。翠云队仗绛霞衣。慢腾腾、手双垂。
忽然急鼓催将起,似彩凤、乱惊飞。梦回不见万琼妃。见荷花、被风吹。
——蒋捷《燕归梁·风莲》
赏析:词人将风莲拟人化。在梦中,风莲是霓裳羽衣之舞唐宫美人,光茫四射,舞姿回旋。但渔阳鼙惊破了舞曲,临去秋波的一转,梦境化为烟云。联系作者身世,可以理解为作者通过浪漫主义的表现方式,为南宋王朝写了一首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