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食堂服务质量大升级,学生直呼“真香”
学校食堂服务质量大升级,学生直呼“真香”
“食堂的菜越来越好吃,价格也实惠,再也不用点外卖了!”“今天的红烧肉简直太香了,比妈妈做的还好吃!”“食堂环境也变好了,吃饭的时候感觉很舒服。”
近期,学校食堂推出了一系列服务质量提升举措,让学生们纷纷点赞。这些变化不仅体现在饭菜的口感上,更体现在食堂的整体环境和服务态度上。
食堂改革:从“吃得饱”到“吃得好”
为了提升食堂服务质量,学校采取了多项改革措施。以威海市中小学食堂改革为例,通过调整餐费标准、优化食材采购、制定标准化菜谱等措施,实现了食堂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
改革前,威海市中小学食堂执行的餐标为6—7元/人,十几年未变。随着社会发展和家长对膳食营养要求的提高,原有的餐标已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为此,威海市教育局合理测算饭菜成本,分年级、分区域科学确定8—12元的定价方案。以小学为例,餐品从“一半荤+一素”升级为“一大荤+一半荤+一素”,还增加了土特产、奶制品和特色餐,丰富了水果品类。
在食材采购方面,威海市建立了学校食堂大宗食品集中采购机制,规定了米、面、蛋、奶、肉等8大类原材料品质等级要求。所有进入学校食堂的大宗食材必须从“品牌库”中选定,确保食材的安全和品质。
为了保证菜品的标准化,威海市组建专家团队耗时4个月,在全省首创包含242道菜品的标准化学生餐食谱。从菜谱名称、成品菜重量、主料和辅料重量数量占比等方面进行标准化界定,确保不同学校、不同食堂,甚至不同厨师做出的菜品口味、用料保持一致。
学生体验:从“将就吃”到“真香”
食堂改革的效果如何?学生的反馈最有说服力。
“以前总觉得食堂的菜不够好吃,经常点外卖。现在食堂的菜越来越丰富,味道也更好了,我基本都在食堂吃。”一位学生表示。
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留学生食堂也进行了全面升级。一位学生分享了自己的体验:“古籍馆对面的留学生食堂环境很好,旁边还有一鸣和星巴克。我在那里吃了一周多,做了个个人口味的小总结测评,发现很多菜品都很好吃。”
食堂环境的改善也是学生满意度提升的重要原因。东莞大学食堂装修设计团队表示,整体项目空间设计力在突破传统食堂形式,表达校园食堂快乐食间品牌意识传递快乐食间价值观,为学生和老师提供有品位的就餐环境,享受美食之外还具有学习、聚会、独处的空间功能。整体空间干净利落,简洁明快,符合学生特点思维跳跃,轻松自在,用色彩设计让材料在空间感受中得到升华,白色为基调+木色过渡+墨绿点缀充满现代感的空间也体现了学院创新的精神。
未来展望:从“满意”到“更满意”
尽管学校食堂的服务质量已经有了显著提升,但仍有改进的空间。例如,有学生反映在用餐高峰期,食堂的排队时间仍然较长。对此,学校计划通过优化供餐流程、增加服务窗口等方式,进一步提高服务效率。
此外,学校还将继续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供更多样化的菜品选择。同时,加强食堂员工的培训,提升服务意识和专业技能,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学校食堂的服务质量提升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通过不断优化管理、提升服务,学校食堂正在从“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为学生创造更加舒适、便捷、美味的用餐体验。正如一位学生所说:“食堂的饭菜越来越香,环境也越来越好,感觉每天来吃饭都是一种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