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胃肠道疾病高发,消化内科专家教你预防
秋季胃肠道疾病高发,消化内科专家教你预防
随着秋季的到来,气温变化和饮食不当使得胃肠道疾病进入高发期。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一科主任魏志特别提醒大家,“贴秋膘”虽好,但需因人而异,盲目进补可能导致消化系统功能紊乱。魏主任给出了详细的预防建议,包括保持营养均衡、注意腹部保暖、坚持体育锻炼、保持良好心态等。此外,他还强调了定期体检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有家族病史或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如果你出现了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请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秋季为何成为胃肠道疾病的高发期?
秋季天气转凉,昼夜温差增大,人体需要适应这种温度变化,这往往会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此外,秋季食物容易腐败变质,加上人们食欲增加可能带来的暴饮暴食,都为胃肠道疾病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专家建议:预防胜于治疗
石家庄市第五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中医师王庆利指出,预防秋季胃肠道疾病的关键在于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具体建议包括:
合理膳食:避免生冷、油腻食物,少食多餐,保证营养均衡。
个人卫生:勤洗手,尤其是在处理食物前后,减少细菌病毒感染的风险。
适量运动:适度的身体活动可以提高免疫力,但要避免剧烈运动。
定期体检:特别是对于有家族病史或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有助于及早发现潜在问题。
秋季饮食调理要点
台湾中医师王文彦建议,秋季饮食调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温胃散寒:选择温热的食物,避免过冷或过烫的食物刺激胃肠道。
少食多餐: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
清淡饮食:以原型未加工食材为主,减少生冷寒凉食物的摄入。
推荐食材:白木耳、百合、山药等具有养胃功效的食材。
警惕早期症状,及时就医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消化科主任邹多武教授提醒,以下症状可能是胃肠道疾病的预警信号:
短时间内突然消瘦
出现不明原因贫血
排便性状发生改变
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
排便颜色变黑
排便规律改变
如果发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胃肠镜等检查,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秋季是胃肠道疾病的高发期,但通过合理的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降低发病风险。记住,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是预防疾病的关键。如果出现不适症状,不要拖延,及时就医是保障健康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