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胜寺壁画:一段流失海外的传奇
广胜寺壁画:一段流失海外的传奇
1928年,一个让国人痛心的年份。在那个军阀混战、民生凋敝的年代,山西洪洞县广胜寺的四壁元代壁画,以仅仅1600银元的价格,被卖给了美国文物贩子。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不仅是广胜寺的伤痛,更是中国文化遗产流失海外的一个缩影。
壁画流失:一段令人痛心的历史
广胜寺,这座始建于东汉的千年古刹,曾因《赵城金藏》的发现而名震全国。然而,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年久失修,寺庙已经破败不堪。1928年,美国文物贩子华尔纳等人发现了广胜寺下寺后大殿(大雄宝殿)内的元代壁画,惊叹其艺术价值。在与当地豪绅李宗钊等人联络后,他们登门求购。
寺僧贞达认为,与其等大殿坍塌、壁画随之毁坏,不如舍画保殿。在与地方官员、乡绅们商议后,将四壁壁画分割剥离,以1600银元出售。赵城县的县长张梦曾和当地的乡绅张瑞卿、王承章也都参与其中。可悲的是,时人并不觉得这是一件耻辱的事情,恰恰相反,他们认为这种卖壁画保寺庙的举动是一种“义举”,值得褒扬,因此还勒石记功,把出售壁画的事情原原本本地记录了下来。
壁画被售出后,经过文物贩子卢芹斋的运作,分别流入美国的三家博物馆:
- 《药师经变》:被纽约牙医赛克勒收购,后捐赠给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 《炽盛光佛佛会图》:现藏于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
- 《药王佛佛会图》:现藏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
艺术瑰宝:壁画的艺术价值
这些壁画不仅是佛教艺术的精品,更是研究元代社会生活的重要资料。以《药师经变》为例,这幅壁画长15.2米,高7.52米,规模宏大。画面中央是药师琉璃光佛,左右有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周围是八大接引菩萨和十二尊药叉神将,场面恢弘,人物众多,色彩繁复,线描精巧。
《炽盛光佛佛会图》则展现了独特的“佛三尊”样式,中央为炽盛光佛,左右为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象征日月。壁画布局严谨,人物刻画细腻,是研究元代佛教艺术的珍贵资料。
现状与反思:文化遗产保护的启示
如今,当我们走进广胜寺下寺的大殿,只能看到空荡萧索的墙壁,令人唏嘘不已。这些壁画在国外虽然得到了妥善保存,但它们承载的不仅仅是艺术价值,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
这段历史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启示: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仅是物质的保存,更是文化传承的责任。在当今和平年代,我们更应该珍惜和保护好我们的文化遗产,让它们继续讲述中国的故事。
广胜寺:不止壁画的珍宝
除了壁画,广胜寺还有许多珍贵文物和建筑值得我们关注:
《赵城金藏》:这部稀世孤本发现于20世纪30年代,现收藏于国家图书馆,与《永乐大典》《四库全书》《敦煌遗书》并称为镇馆之宝。
飞虹塔:这座被誉为“中华第一琉璃宝塔”的建筑,高达47米,塔身由下至上逐层明显收缩,给人以拔地而起之感。塔身由五种颜色的琉璃构件装饰,姿态万千。尤其在阳光照耀下,整座琉璃塔流光溢彩、熠熠生辉。
广胜寺的壁画流失海外,是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史上的一段痛史。它让我们明白,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仅是物质的保存,更是文化传承的责任。在当今和平年代,我们更应该珍惜和保护好我们的文化遗产,让它们继续讲述中国的故事。